來源:四川作家網 | 薛琪艦 時間 : 2023-12-05
分享到:
為鼓勵和引導廣大作家投身火熱的現實生活,激發創作靈感,勇擔時代使命。 11月27日至11月30日,四川省“我眼中的新時代” 采風團在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侯志明帶領下在攀枝花進行實地考察采風。近距離、多視角感受攀枝花市工業發展、鄉村振興、民族文化,以及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為文學創作激發靈感、汲取養分。
在為期4天的行程中,采風團一行首先去到了攀鋼(集團)有限公司軌梁廠、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等采風點位,在機械的共鳴聲和歷史文物滄桑的輪廓中體會攀枝花開發建設歷程和三線建設者們的豐功偉績。隨后,采風團一行實地考察了東華山山地體育公園、鹽邊縣紅格鎮昔格達村、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米易縣撒蓮鎮?松林農業主題公園等采風點位,了解當地產業發展、文化建設等情況。大家一邊欣賞著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一邊感受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來的日新月異的變化。
每到一處,作家們都認真聽取情況介紹,仔細觀察、認真拍照記錄,深度挖掘地理人文、歷史文化、特色產業、發展舉措以及共同富裕的展望等文學創作素材,迸發出創作激情。大家們興趣盎然,贊美不絕,紛紛表示不虛此行,收獲頗豐。
《民族文學》雜志社副主編陳亞軍說,我最早對攀枝花的印象是攀枝花是因大三線建設而誕生的城市,生而富有使命。來到攀枝花的感覺這里氣候宜人、陽光燦爛,非常美麗,通過這兩天的采風也感受到了攀枝花的人文薈萃,鐘靈毓秀,是一個生機勃勃、很有發展后勁的城市。我想攀枝花工業方面的文學素材很豐富,也蘊含著文學創作的機緣,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夠深入采訪。
《長篇小說選刊》主編宋嵩表示,他之前對三線建設有過一定的了解,但是這次采風是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了整個三線建設的歷史,他深受感動和鼓舞,被先輩們的精神所打動。他認為,當前我們工業題材長篇小說創作可能相對于其他題材來說要薄弱一些,經過這次參觀,堅定了我們要大力振興工業題材長篇創作的決心,我們以后也會為國家工業題材文學的創作貢獻綿薄之力。
“攀枝花和重慶都是依山而建的城市,但風格卻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性就是身為作家的我們需要挖掘和捕捉到的文學觸點。” 來自重慶的《紅巖》雜志社編輯部主任吳佳駿一邊拍照一邊介紹說,他表示,自己會將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濃縮在詞句上,以文學的視角呈現攀枝花的風土人情。
《中國作家》雜志社副編審趙依則表示這次采風很多專家老師都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為大家梳理了攀枝花地區的文學發展史,也站在了歷史新的方向上來看我們文學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實地看見了攀枝花是如何從礦區走向城市,如何從工業文明進入現代社會,這種切身的、觸目的感受,會為我們寫作帶來更直觀的意象。
中國詩歌學會理事馬培松說,來到攀枝花給我第一感覺就是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感覺到陽光燦爛,也感覺到攀枝花人積極的、向上的、奮進的一種氣質。在昔格達,我感覺到它確實是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番景象,作為詩人,我也很有感慨,這里的環境、這里人民的生活、這里的發展變化,為我們詩歌創作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我想在這里采風之后,去寫出一些最新的詩歌。
據介紹,本次采風活動共有全國及省內文學名家20余人參加,通過實地采風的形式,引導作家們到基層和群眾中去汲取創作營養,進一步激發廣大文學作家的創作靈感,在暢游攀枝花的過程中感受攀枝花、讀懂攀枝花、認可攀枝花,用文字記錄攀枝花的美好,用心靈感受這片土地的韻味,創作更多符合新時代要求,有筋骨、有情懷、有內涵、有溫度的優秀作品。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