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洛陽網 | 戚帥華 時間 : 2024-06-18
分享到:
15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喬葉文學報告會在河南洛陽市圖書館舉辦。活動現場,喬葉分享了長篇小說《寶水》創作背后的故事及創作心得,與讀者進行了深入交流。記者在現場對她進行了采訪。
寫作的要義是真誠
長篇小說《寶水》講述的是太行山深處一個叫“寶水”的村子,由傳統鄉村轉變為以文旅為特色的新型鄉村,重新煥發生機的故事。
“我認為,寫作的要義是真誠。”在報告會上,喬葉與讀者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
喬葉說,《寶水》寄托了自己對家鄉的情感。為了寫好《寶水》,她曾探訪河南、江蘇、浙江、甘肅、貴州等地的多個鄉村。
“我在寫作中成長,寫作與閱讀極其密切,會讀書,才會在讀書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喬葉說,自己成長的“寶水”之一便是寫作,未來她會繼續寫下去,用作品說話,盡己所能寫出好的作品。
故鄉是離開后才能擁有的地方
喬葉出生于1972年,是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人,自幼喜愛讀書,焦作師范學校畢業后做過鄉村小學老師。熱愛寫作的她,不到30歲就出版了7本書。2001年,喬葉被選調到河南省文學院當專業作家。2020年,喬葉從河南調至北京工作。
雖然現在在北京生活,但喬葉認為,“故鄉是離開后才能擁有的地方”。
“我很小的時候便心向遠方,直到來到北京,離家鄉越來越遠,才意識到故鄉的重要性。”喬葉說,年輕的時候,她很想去掉自己小說中的鄉土氣,所以她不用方言,也不寫地域特征,但時間讓她明白,這些故鄉的基因她不但去不掉,反而是她的巨大財富。
洛陽蘊藏著文學創作的富礦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旅行,來的就是洛陽。”說起洛陽,喬葉臉上帶著笑意,“那時我還在讀小學,我的母親是一名民辦教師,她得到了學校的獎勵,可以來洛陽旅游,于是就帶著我來洛陽看牡丹,這也是我童年唯一一次出遠門。”
喬葉說,1990年她從焦作師范學校畢業后,再次來洛陽旅游。“當時我和同學看完牡丹,打算去龍門石窟,但不知道怎么去,后來就有熱心的市民把我們帶到了龍門石窟。到了晚上,我們沒有找到住宿的地方,景區附近的一家招待所已經滿員,工作人員看我們是兩個年輕姑娘,專門騰出一個房間讓我們住。”喬葉說,那次旅行,讓她深切感受到了洛陽人民的質樸和熱情。
在喬葉看來,洛陽就像一本無法讀完的書,這里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都是文學創作的富礦,為文學創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