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時間 : 2024-06-20
分享到:
八十年人生旅程,做記者、當作家,不知有過多少次采訪。或工廠礦山,或偏遠村寨,或繁華都市,或邊陲軍營,都有過我踏訪的足跡。
早幾天,突然有一朋友來電話,要求加我的微信,說是有些老照片要發給我。他是陳新,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位搞裝幀設計的老編輯。如今大概也退休了,正在寫一本有關自己搞書籍裝幀、封面設計方面的書。在翻檢自己拍攝的照片時,發現多張當年我們一道在湘西采訪“扶貧司令彭楚政”的照片,他想發給我。
于是,一個個親切而熟悉的畫面,便鮮活地跳動在自己面前……
那是1997年,黨中央布署在全國廣大鄉村開展扶貧攻堅活動。當時,我們湖南省委派出了16000多名干部,下到全省4000多個特困村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有一天,時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的王茂林,把我喊到他的辦公室,對我說:“這次扶貧攻堅,是我們黨幫助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在這樣大的社會變革中,你們作家可不能缺席。”
于是,在省委的指示下,很快,我和水運憲、蔡測海組成采訪小組,奔赴我們省的扶貧攻堅主戰場——湘西。三個月里,我們行程兩萬里。走訪了二十一個貧困縣,一百零八個特困村。
我們剛剛采訪完回到長沙,正思索從何處入手來寫反映這場社會大變革的作品時,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老編輯田樹德來找我,說是他們準備組織出版反映“扶貧司令彭楚政”的長篇報告文學。他們社里研究,決定請我來寫,希望我不要推辭。
就這樣,我便又與湖南出版社的副社長尹飛舟、編輯室主任田樹德、美術編輯陳新,再一次踏上了湘西這塊土地……
我在手機里翻看著陳新發來的一幀幀二十多年前拍的照片,心潮起伏。照片中,有我的工作用車陷入泥道的留影,有一群天真活潑的山村孩子搭乘農用車、手扶拖拉機的鏡頭,有山寨村婦勞作時在山道上歇息的景象……每一幅畫面,都散發出濃烈的湘西風情和湘西山區的泥土氣息。
照片里,竟有兩張是拍下我當時寫在湖南出版社公函紙上的采訪提綱……我心里不由感嘆:我的陳兄啊,你的心是多么的細啊!
猛地,我翻到了這樣一張照片:自己癱倒在路邊農舍屋檐下一根枯木上。撲騰一下,心胸間立即涌上來一股熱辣辣的潮水。遠逝了的那景,一下子又出現在自己面前了。
那一天早上,在古丈縣武裝部的招待所食堂,吃了兩個饅頭,一碗稀飯。我們就在武裝部一年輕干事的引領下,出發到彭楚政的老家去采訪。
彭楚政的老家,在一座高山上。當時沒有通公路,要翻山越嶺走三十多里山路。在走到離彭楚政老家的那個村子還有四五里地的地方時,由于早上吃的饅頭、稀飯不扛餓,我的低血糖的毛病犯了。一時間雙腿發軟,渾身沒勁,全身直冒冷汗,一下就癱倒在路邊的一根枯樹上了。同行的人,都圍了上來,問我哪里不舒服?我吃力地說:“餓,餓……”
陪同我們的武裝部的那位年輕干事,立即尋到村里的一個代銷店,買來了幾個餅。我狼吞虎咽地吃下兩個餅后,才漸漸緩過勁來了。
于是我們又繼續往山上爬去。
一會,我們終于來到了彭楚政的老家,風光秀麗的山寨。盡管這里已接近山頂了。但村寨仍在群山環抱之中。大山上遍布著一個一個的小山頭。一條從山嶺上流下來的小溪,從村子中穿過。溪水清極了。
我們在村支書的引領下,走訪了彭楚政的好幾戶鄰居,搜集了彭楚政參軍前在村里的一些材料。一個老人指著彭楚政屋子對面那個山峰說:“那座山,叫將軍峰。我們這個窮山窩里,可沒聽老輩人說過,出過將軍啊!也許,只是我們先人的一種美好愿望罷了。”老人的這句話,后來竟成真!兩年過去,彭楚政這個吉首軍分區司令員,提拔到湖南省軍區任副司令員,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彭家先人們的美好愿望,終于實現了。
老陳發來的老照片,引來我無盡的回憶。我來到書房,找當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大山的傾訴》。書房里,有一個書柜,是專放自己出版的著作的。我在這個書柜里從上到下翻來找去,怎么也找不到那本最初出版的《大山的傾訴》,只找到了收入在《譚談文集》里的版本。
我懷念那次難忘的采訪,也想念這位可親可敬的“扶貧司令”!我們有許多日子沒有見面了。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