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名家寫名村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名家寫名村

    張冬嬌:洣水彎過官溪村

    來源:紅網時刻   時間 : 2024-07-01

     

    分享到:

    一彎流水,從天際飄來,清澈,澄碧,蜿蜒著穿境而過。河岸民居,多為三層樓房,一律紅頂白墻或灰頂紅墻,沿著村道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因山形而參差錯落著,在四圍成畦成塊的油菜花和成團成簇的山林環繞下,和著藍天白云一起倒映在河水中,構成一幅巨大的油畫。畫面秀麗明凈,富足祥和,濃郁的鄉村田園氣息撲面而來。

    但這不是油畫,而是一位攝友航拍的照片。那彎流水即湘江第二支流洣水,由于發源于羅霄山脈西麓,又流經炎帝陵,所以又有“紅河”“歷史長河”之美稱。岸邊即茶陵舲舫鄉的官溪村。

    “提起篙子水滴滴,放下篙子沒米恰;有女不嫁官陂洲,一世夫妻半世休……”

    官陂洲即官溪。官溪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耕地稀少,村民祖祖輩輩靠捕魚為生,曾一度是貧困村。幾年前,官溪村首批試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閑置的土地、山林、房屋等資源整合流轉給村集體,入股籌資建立官溪洣水公司。從此,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村集體和村民都有了穩定的收入,加上爭資引項,環村路、村主干道修建了,舊房子拆的拆修的修了,垃圾分類了,自來水進屋了,污水處理了,官溪村成了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照片很美,不過美則美矣,終覺隔了一層,如美人在云端。于是,夏至時節,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們幾位攝友踏上一只游船,在船夫老周的帶領下,蕩漾在洣水上啦。

    老周肌膚黝黑,體魄健美,性格被緩緩的流水修煉得沉著平穩,一根竹蒿在他手里上下劃動,嫻熟,悠然,灑脫。洣水禁捕退捕前,“沙鳥有情飛乍至,漁人爭唱醒而狂”,曾是官溪村村民的生活寫照。老周從小就跟船,一家人吃住在船上,父母忙時,沒人照看他,就用一根紅繩把他拴在船艙里。漁船來來往往,漁夫相互吆喝。沙鳥深情款款,在江上繞來繞去,忽而掠過漁船。咕咕的流水聲夾著鳥叫蟲鳴,配合著漁夫的吆喝聲,是老周聽慣了的交響曲。

    打了一輩子魚,在船上住了60年,老周戀戀不舍地“洗腳上岸”,和其它漁民一起紛紛加入洣水公司水產養殖業。洣水公司因地制宜,統一規劃,挖魚塘,修水渠,筑攔河壩,引入洣水,在全村建設了總面積1000畝的四大家魚養殖基地、中華倒刺鲃和鱸魚特種養殖基地以及魚苗養殖基地,成為全縣水產養殖重地,村里每年漁業收入300多萬元。于是,昔日捕魚人華麗變身為每月拿工資的養魚人,老周還入股了洣水公司,日子過得很不錯。

    如今,江面空寂無人,一切又重回原始處子般寧靜。沙鳥仍舊有情,來了又去,去了又來。蟬兒恣意拉長了聲調,此起彼伏,合著幾聲鳥鳴,充斥在洣水上空。河水透徹,鵝卵石、細沙、水草、陽光等在其中晃動著。魚群來來回回,仿佛探手可及。老周說,河水又像小時候一樣干凈,十幾米深也看得到底,有人不小心掉下手表、戒指等貴重物品,只要記好丟下的大概位置,一個猛子扎下去,找個來回,就能帶回物品。

    游船從官溪大橋出發,向西順流而下,攝友們各自擺好姿勢,鏡頭對準兩岸美景,尋找最佳角度。南岸即畫面中棋盤一樣的油菜花基地,而今都已種上了芝麻、花生、紅薯等作物。偶有農人,面朝黃土,專注手中活,把腰彎成90度。游船緩緩行駛,河水翻起的浪花一波波散向遠處,一面面河風很有力地撲過來,扯著我們的衣服和頭發,河灘、民居、莊稼、遠山如畫卷般次第打開在眼前,讓人有飄飄乎羽化而登仙之感。

    基地過去,迎來了一座接一座的山,系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千奇百怪,如針,如柱,如棒,如墻,更多的像堡壘,也像鍋蓋,頭頂叢叢灌木,秀氣又安然地守望著四方。陡崖峭壁裸露著,呈褐紅色,有的被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成各種花紋,像一種密碼,向人類揭示著生命真相。天空云彩豐富,形狀萬千,陽光刺穿云塊,根根金線縱橫交錯,把淺白、藍白、銀白的云朵縫綴一起,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水天一色,成為每一幅照片恢弘的背景。隨著船的移動,鏡頭中云彩不斷變換著,水面漣漪層出不窮,襯得座座丹山燦若明霞,動感十足,這就是舲舫特有的“丹山碧水”美景。

    相傳炎帝乘船沿著洣水到此,遭遇狂風卷浪,船被陡峭的山崖碰得七零八落,因而此地被稱為“零舫”,后雅稱為“舲舫”。還有一種說法是,炎帝乘船至此,看到江水波光粼粼猶如彩色綢帶,沿岸一座座小山如同行在江中的小舟,陶醉不已,因此該地被稱為“粼舫”,后雅化為“舲舫”。兩種說法都說明,舲舫鄉名字的由來與這種山形有關。

    舲舫人個性決裂,勁直,不屈不撓,也與這份山水漫長的浸潤有關。在近代整個革命戰爭時期,舲舫鄉走出了譚家述、譚善和、李儉珠、周則盛、譚余保等五位將軍,在冊烈士有324名,舲舫鄉成了有名的將軍之鄉。

    與丹山相對的北岸,則是一塊地勢低平的沙洲,集居著官溪村民。房子密集而整齊有序,看不到航拍鱗次般的房頂,但座座樓房看得更真切,有造型簡潔脫俗的現代風格,有質樸純潔的田園風格,有新中式別墅風格,清新,潔凈,美麗,如懸浮在水面上的人間仙境。臨河一排樓房外墻上都繪有圖畫,以藍白為主打色,與藍天、白云、碧水、粉墻輝映一體。拉開長鏡才看清有結網捕魚的,有撐篙劃船的,都是描繪官溪昔日捕魚的場面。恍惚間聽到遠處傳來了漁歌唱晚聲,回頭一看,江面平闊,漁船不見蹤影,一時間,時空交錯,不知今日是何時。

    從小生活在河邊,戲水游泳,洗衣洗被,摸魚捉蝦,與洣水生生相息的村民,不知看到這些墻畫,會作何感想。練就一身捕魚本領的老周說,也算一種精神安慰吧,想想從前打漁的歲月,也是好的。

    河邊開幾個口子,擺兩塊青石板,三五人聚在一起,洗衣,洗菜,嘰嘰喳喳閑聊著。一位老嫗高高舉起棒槌,一下接一下落在衣物上,“啪——啪——啪”,聲音陌生又熟悉,傳入時空,像永遠那么遙遠,與古老歲月接壤。

    幾千年的棒槌洗衣還在延續,這是古老基因的傳遞,也是千年的天然傳統。從發展的眼光來看,棒槌洗衣更符合節能減排的新理念。這種洗衣方式,由中國女人發明,獨特而實用,不僅少了洗衣粉的污染,也節省了水電。而少用一度電,空中就會少一縷煙,人的肺就會少一份毒害。

    游船停泊在其中一個碼頭上,上岸,老周帶我們去村里轉轉。

    “有洗衣機,怎么還去河里洗衣呢?”我問一位回去的大嫂,她提著一桶洗好的衣服。

    “去河邊洗衣多好,寬寬展展,河風倏倏。再一個夏天的衣服杵杵汗就行,用不著洗衣機,呵呵呵。”她笑聲朗朗,仿佛每天早晨的洗衣是與河水親密接觸的一種享受,這大概也是村里棒槌洗衣流傳至今的原因。聽說城里有人重新發現棒槌的好處,棒槌又開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河邊風光帶上除了墻畫,還設有望江亭,體育健身器材,棋牌桌等休閑娛樂設施,地面整潔干凈,看不到垃圾死角。風兒率性得很,時起時落。起時吹皺一江碧水,落時水平如鏡,魚兒在水面點出一個個圈圈,藍天、白云、對岸丹山的倒影清晰如畫。如果不是水泥路上曬著大豆、花生、切碎的南瓜片、紅辣椒等農產品,提醒這里僅僅是一座鄉村,我們還以為是在某旅游城市河邊風光帶游覽呢。

    幾乎每一棟樓房前都有一個小庭院,用青磚石圍著。青磚石壘成鏤空米字花紋,院內種植著各種花卉和綠植。有的墻上置幾盤綠植,綠葉伸出墻外,正隨風搖曳;有的院內栽有柚子、桂花等樹,高過圍墻,正向外張望;有的絲瓜藤、南瓜藤從墻上爬出來,長長地掛在墻上,絲瓜花、南瓜花,像一個個小太陽靜謐在時空里。房子兩旁,路邊,一個又一個小菜園見縫插針,三角形的,方形的,長條形的,不規則形的,用竹籬圍著,竹子就地取材,裁成一樣高,交叉成菱形狀,古樸又優雅。籬笆墻內辣椒、茄子、扁豆、芝麻、西紅柿等各種菜蔬,生機勃勃,特別養眼。這真是一個綠色的、粉紅色的、淡紫色的、淺黃色的世界,到處充滿菜蔬的清香,自然而和諧,高貴而溫馨。

    籬笆,自古就是鄉村人家的代名詞。幾十年前,農村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籬笆,如同綠色的墻,開著五彩繽紛的花,用來隔雞隔鴨隔閑人。“桃杏花,出青瓦,喜看牽牛上籬笆”“青山修竹矮籬笆”,籬笆和炊煙一樣,都是鄉村意蘊雋永的景象,有無限的詩情和畫意。而今政府讓所有村民重回籬笆院子的歲月,古意悠悠,詩意盎然,這是他們創建“三清三小”(清垃圾、清淤泥、清雜物,小菜園、小果園、小庭院)秀美庭院結出的豐碩成果。

    攝友們圍著風光帶拍照,而我一個人從一條小路竄進村子,急切地想從中找尋點什么。房子變得時尚而陌生,小路空間變窄,但依然有古老的畫面。一棟青磚灰瓦的老屋,歷經百年風雨,老得骨松齒搖,仍然以初見的姿勢佇立在村莊;一戶人家堂屋敞開著,爺爺躺在帆布睡椅里,幾位孩子正在安靜地做作業,孩子們有各自獨立的桌椅,互不干擾;屋檐下,陽光斜斜地照下來,在檐前投下長長的影子,一位剃頭匠穿著干凈的白襯衫,圍著紅色的圍腰,在為一位圍著大紅圍布的學生理發,旁邊還等著幾個人,一起和剃頭匠開著玩笑。剃頭匠的工具箱開著,整齊地擺放著剪刀、牙剪、平剪、手推子、刷子、梳子和剃刀等,還有個精致的小竹筒,里面放的是掏耳朵的小家伙。這些都是兒時見過的樣子,不過現在的剃頭匠不像以前那樣拿工分,他是收費的,學生五元,大人十元。路邊,幾戶人家的房子并排一起,水泥坪里壓水井旁隨意擺放著幾把竹椅、帆布躺椅、矮凳等,大家聚在一起,閑聊,扯談,家國大事,家長里短,有的一邊做著家務活,撿菜啦,剪辣椒曬啦,切開南瓜掏出南瓜籽啦等等。兩位老嫗坐在門前,各自搖著一把蒲扇,有一句沒一句搭訕著什么,南風陣陣,蟬聲悠悠,夏日長長,鄉村的日子還是那么靜美,不動聲色地流淌,過去未來和現在,仿佛就在此時,在蒲扇輕搖的這一刻里。

    有些東西變了,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

    從小道轉到村道,從村道轉回河邊風光帶,攝友們回到船上,老周帶著我們繼續向西行駛。洣水開始向北呈90度彎去,官溪村像被一條玉璧環護著的小島。島上處處是景,景襯樓房,村融景中,人居畫中。老周指著風光帶上一排太陽能路燈說,到了晚上,一點一點的燈火,亮在洣水河上,好看得很呢,附近老百姓都說官溪村是茶陵的小香港。

    船行至村尾,樓房漸漸稀疏,往前500米處,南岸一座山峰伸出綠臂,攬住一灣碧水。幾座民居隱在樹林里,露出幾點紅頂白墻,淳樸,幽靜,讓人想起宋朝詩人韓陽游過洣水后留下的詩句,“好山千疊翠,流水一江清。有里民安業,諸村犬不驚”。

    臨近中午時分,游船回到橋邊,停在一棵古老的樟樹下。官溪大橋修建前,這里是歷經千年的渡口。每一個渡口,都有一棵古老的大樹,如同一尊守護神。附近村民祖祖輩輩都在這里等船,閑聊,休憩過。樹根浮出地面,如根根筋脈,向四面延伸。經脈間靜默著陳年的落葉,一些草兒垂著柔嫩的葉兒在風中微微地抖動。一種氣息撲面而來,腐朽的,又是潔凈的,亙古的,又是新鮮的,它藏在人們記憶深處,讓人內心澄凈、自在而安寧。

    幾位釣者身著防曬衣,蹲在樟樹的另一邊,專心致志于手中的釣竿。船行蕩起的波紋,幾只對準的鏡頭,絲毫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們如雕塑一般紋絲不動,無動于衷。

    人真是一種矛盾動物,在城里住久了,會覺得喧囂,隱在山林呆些日子,又不堪寂寞。而官溪村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陷,它是現代的,也是傳統的,離城市不到20里路,想清凈時可以獨坐青山碧水中,想活動活動筋骨可以植花蒔草種點菜,想熱鬧時可以邀朋游山玩水休閑娛樂。這大概也是所有美麗鄉村的相同處,那就是生態宜居。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男人一级毛片免费|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www卡一卡二卡三| 青青草成人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人成| 小坏蛋轻点阿受不了漫画|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a毛片久久免费观看| 草久在线观看视频| 杨钰莹欲乱小说| 在厨房里挺进美妇雪臀|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2020因为爱你带字幕免费观看全集|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中文在线√天堂|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中韩日产字幕2021|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第四色播日韩第一页| 成年女人免费v片| 国产真实偷乱小说| 亚洲成人第一页|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搡女人真爽免费影院|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