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4“出版視點”系列專題研討會第八場活動在北京翰林書院舉行。此次研討會以探索新時代出版新路徑為主題,新星出版社社長馬汝軍,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繆立進,安徽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兼總編輯朱寒冬,新蕾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馬玉秀,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虞文軍5位嘉賓從不同角度圍繞主題作了深入交流。
馬汝軍以《南海的歷史與主權》一書作為切入點,引出了目前我國出版“走出去”的聲音不夠多、傳者不夠眾、傳播不夠廣三個方面的問題。基于此,他建議媒體應當聯合發力,做好國際傳播工作需要提升系統思維和整體謀劃,以推動多方資源協同聯動。同時,要充分運用各種新形式、新手段持續拓展傳播路徑,如尋求與國外學者更深入、更廣泛的合作,挖掘國外現有研究成果進行出版傳播,通過生產和傳播多語種融媒體產品,切實解決“傳了不夠響”的問題。
繆立進認為,當下出版營銷工作體現出更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實踐邏輯。他結合機工社銷售實際情況,總結出營銷創新的三個持續發力方向:一是系統構建數字化生態,以私域流量建設和視頻化營銷為主要抓手,構建體系化、垂直化的全媒體數字化營銷新生態;二是緊密團結作者,最大程度地發揮作者的營銷效能,如對明星作者的資源挖掘和圖書品牌IP塑造;三是科學變革營銷組織體系,中小型出版社和大型出版社營銷部門實行不同組織架構,保證明確分工和高效協同,形成緊密利益共同體。
朱寒冬提出,跨界破圈是突破出版業“天花板”的首要之選,也是大文化消費時代和科技革命助推的必然結果。出版業跨界破圈具有多維度多向度特征,主體跨界、產品跨界、項目跨界、產業跨界的趨勢持續加強。要善用優勢資源探索出版業跨界破圈路徑,發掘地域優質資源,探索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利用數字化優勢拓展型跨界破圈,實現專業知識服務型跨界破圈,同時做好版權資源開發等。
馬玉秀談到,近年來少兒出版市場的集中度進一步下降,少兒出版企業更加分散,惡性競爭等市場亂象發生的幾率升高。少兒出版亟須找到自己的流量入口,建立與讀者的直接互動關系,在多元閱讀服務和內容服務中實現流量轉化,提升市場話語權,如重視自營渠道建設、加大線下推廣力度、整合優勢資源等。她建議,應在立足讀者本位視角的原則上,打破傳統行業的界限,實現少兒出版與其他領域的多元合作。
虞文軍則從出版業重點版權IP延伸角度指出,當優質的版權IP與影視、游戲、動漫、旅游、音樂、教育等多行業相融合時,不僅能帶來更多新的創意和產品,還能深化創新驅動,擴大產業鏈。而做好重點版權IP延伸開發,重點是增加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版權IP延伸開發意識,聚焦原創精品內容建設,深化數字融合發展。同時警惕版權IP延伸開發意識不強、版權IP延伸開發內部通路不暢、跨領域相關編輯人才不足等問題。
中宣部出版局相關同志,機械工業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等部分出版單位代表以及南開大學等高校出版方面師生代表線下參會,5000余人次通過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視頻號、出版視點視頻號直播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