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4-01-18
分享到:
本網訊 (記者 金星 通訊員 魏楚瑜 賀茂峰) 1月17日上午,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紀紅建在毛澤東文學院為湖南省第十七期專題文學(素人寫作)研討班學員授課,授課主題為《文學與生活》。
紀紅建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分享了《鄉村國是》《彩瓷帆影》《大國制造》的創作歷程,提出了對于文學創作,要秉承良好的創作習慣和對文學的敬畏之心,文學創作不要抄近路,沒有捷徑可走。“文學是一種崇高精神層面的呈現與表達,是作者自己對人生、生活、社會和歷史的一種表達。”紀紅建說。
在講課中,他提出了文學創作的三個誤區,提醒學員要植根生活、關照現實。紀紅建把文學創作比喻為種植,種子、土壤、營養、培育是缺一不可的四個要素,他勉勵學員緊跟時代、理解時代,精準反映時代的精神特質。談及報告文學的采訪,紀紅建指出應從準備、態度、智慧、逆向、尋找、思考六個層面進行講述。好的報告文學作家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彎腰行走、站立講述,通過行走尋找人心的善良,文學的空間,戲劇的沖突等。
課后,紀紅建還就學員提出的鄉土文學創作、文學作品如何設置引子、寫作需要具備的憂患意識和反思意識等話題,為學員答疑解惑。
授課老師簡介:
紀紅建,湖南望城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著有長篇小說《家住武陵源》,長篇報告文學《鄉村國是》《啞巴紅軍》《大戰“疫”》《彩瓷帆影》《大國制造》《游學?1917》等二十余部,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當代》《求是》等刊物發表長中短篇報告文學 200 余萬字。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宣部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第二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等。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