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時刻 時間 : 2024-01-27
分享到:
(湖南省政協委員、省作協黨組書記胡革平。)
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奮力推進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這些都離不開人才的建設。
湖南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省作協黨組書記胡革平從“提供有利條件”“提供有效渠道”“營造良好環境”三個方面建議,加強新時代文學人才建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胡革平認為,高水平平臺的搭建和創作高地的建設,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具有智慧的頂層設計和針對性思路。文學人才的培養和凝聚方式,具有特殊性。“事實告訴我們,所有優秀作家都是從火熱的生活中走出,所以應該提倡鼓勵作家走向基層一線,為他們提供到基層鍛煉的機會,讓他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感受基層一線的酸甜苦辣,以及服務‘國之大者’、落實‘省之大計’中的奉獻與擔當等。”
作家的培養與成長具有特殊性,作家成長要經歷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有的幾年、十幾年,甚至數十年。鑒于此,胡革平建議,打破成長壁壘,為作家成長提供更多通道:其一,在引進文學高層次專業性人才時,建議打破學歷、年齡等限制,廣泛吸納人才,加強文學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其二,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聯動配套政策,暢通人才引進渠道;其三,對于自由撰稿人、網絡文學作家等新文學群體,建議制定相應的人才引進政策,廣泛吸納各門類優秀人才。
如何為文學人才成長營造良好環境,胡革平提了三點建議。一是充分發揮文學名家的“傳幫帶”作用,加強支持作家工作室建設,改善創作條件,為文學人才梯隊建設創造良好環境。二是尊重文學人才成長規律,根據目前青年文學人才斷層等問題,加大對文學創作和文學人才培養的力度,特別是加大對青年文學人才培養的扶持力度,建立長效機制,推動文學創作高質量發展。三是加大對新文藝群體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中國網絡文學小鎮建設,助推網絡文學產業化發展,促進湖南文學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劉璇 攝影 陳杰 長沙報道)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