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藝報 | 黃尚恩 時間 : 2024-02-19
分享到:
“2024年,《詩刊》將全新改版!”2023年11月,《詩刊》社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這樣一條信息。很多詩人、讀者都在期待:新版的《詩刊》會有怎樣的面貌?近期,《詩刊》2024年第1期、第2期相繼出刊,此前的上半月刊、下半月刊合為一本,共208頁,全新設計、全彩印刷,從裝幀上看,正如有讀者所說,“刊物顯得更厚重了”。就內容而言,“新年新氣象”,“出現了很多新的面孔”,“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優化欄目設置,盡量做到覆蓋廣、定位準
經過百余年的發展,中國新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呈現出豐富的樣態;與此同時,傳統詩詞創作在當下依舊繁盛。《詩刊》長期以來以多樣的欄目呈現詩歌的發展動態。以此次改版為契機,《詩刊》進一步優化了欄目設置,有增、有減,也有合并。
新增加的,有“第一現場”“大家閱讀”“長調歌行”“散文詩萃”四個欄目。其中,“第一現場”是新版《詩刊》打頭的欄目,旨在推出具有“當代性與在場感”的詩作。在這個欄目中,第1期刊發了30位詩人的作品,占67個頁碼;第2期刊發了47位詩人的作品,占75個頁碼,占據了整本刊物約三分之一的篇幅。“大家閱讀”欄目每期推出一位知名詩人的新作、創作談和創作年表。“長調歌行”聚焦當下盛行的長詩寫作,“散文詩萃”則刊發散文詩作品,這就進一步擴大了《詩刊》的內容覆蓋面。詩歌評論家羅振亞表示,相對于抒情短詩,中國的史詩與抒情長詩創作相對薄弱。當下是一個能夠產生、也呼吁產生“大詩”的時代,所以“長調歌行”欄目的設置適時又必要,這既是對詩人創作實力的展示,也是繁榮長詩文體的倡導。另外,從魯迅的《野草》開始,散文詩創作始終不絕如縷,新世紀以來更是形成了一股小熱潮。開設“散文詩萃”欄目,有助于進一步激發散文詩創作者和愛好者的創作熱情。
合并或者微調的欄目,則更多了。比如,“百家詩論”整合了原來的“詩學廣場”“茶座”兩個詩歌理論欄目;以“數字詩界”擴容原來的“E首詩”和“中國詩歌網詩選”;“后浪新聲”是對原來的“校園”欄目的擴充,原來基本只刊發大學生的作品,現在覆蓋所有年齡段的學生;“千家短歌”是對原有“短歌”欄目的調整,原來可以發組詩,現在每人只發一首短詩。“雙子星座”“國際詩壇”“當代詩詞”繼承了原有的欄目,但在刊登內容和篇幅上也進行了微調。青年評論家李嘯洋認為,經過增刪、調整,新版《詩刊》的欄目更加豐富,既注重各體詩作,也重視詩論、翻譯,既關注新人,也聚焦名家。此外,每個欄目的定位更加精準,欄目與欄目之間的區隔更加清晰。絕大多數的欄目,讀者一看名稱,就能夠知道編輯意圖;個別的欄目,如“千家短歌”,沒有過多的限制,某種程度上也保持了刊物的開放性和延展性。
據了解,為了讓每個欄目都能找到合適的稿件,《詩刊》社對編輯制度進行了調整。以前是由一兩個編輯主要負責一個欄目的稿件,現在調整為每一個編輯都可以提交所有欄目的稿件,以增強編輯發現好稿件的積極性,切實提升收獲好稿件的可能性。另外,要求編輯不斷延伸選稿工作的覆蓋面,進一步重視自由來稿,積極通過已有作者尋找新的作者,關注各個網絡平臺上的詩歌,發掘更多優秀的詩歌新人。《詩刊》主編李少君說:“‘《詩刊》要從形式到內容呈現出新的面貌’,這是中國作協黨組對《詩刊》提出的要求,也是時代和讀者的殷切希望。這就要求整個編輯團隊努力開拓創新。現在新的第1期、第2期出來了,但這只是開始,我們會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不斷改進,推動《詩刊》工作高質量發展。”
強化詩歌的人民性、時代感,保持風格多樣化
欄目的變化背后,是辦刊理念、選稿標準的更新。《詩刊》2024年第1期在“第一現場”欄目以頭條的位置推出了詩人溫馨的作品:“刨開表面上的粗糲/礦石內部,柔軟,仿佛我的心/被命運不斷改寫,而變得淡然、溫順”(《采場上,掏斷裂的軸》);“厚厚的采場,一部生命之史書/我感恩一路落下的點點星光,一顆顆碎石子/陪我劈開了心野里料峭的險峰”(《采場上,我用一塊礦石敲擊另一塊礦石》)。溫馨是攀鋼礦業公司朱蘭鐵礦檢修作業區采修大班的一名焊工,在采場工作已有25年,她的詩歌有著鮮活的現場感。在微信公眾號上,讀者們紛紛在其詩作后面跟帖留言:“接地氣,有鐵打般的真情實感”,“直面生活的酸甜苦辣,又充滿積極樂觀的精神”,“到生活中去吧,源于生活的詩歌才有生命力”……
到生活中去,寫出更多具有在場感、生命力的詩。這正契合《詩刊》社對于“第一現場”欄目的暢想:“在第一時間向讀者推薦能呈現顯豁的時代精神、山鄉巨變、人民生活狀態的,有著深刻生活感受、生命體悟的詩歌。”在前兩期的“第一現場”中,有的作品書寫地質勘探、冶煉鋼鐵等工作的狀況,有的聚焦工業母機、納米技術等高科技的發展,有的關注青年人在大城市里打拼、漂泊的感受,還有的描繪少數民族地區富有特色的生活場景……詩人李木馬說,好的詩歌作品能夠感動人,這需要作家堅持為人民而創作,善于從鮮活的現實場景中提取詩意,反映具有時代性的思想和情感。《詩刊》重點推出“第一現場”欄目,進一步強調詩歌的人民性、時代性,“對于我這個奮戰在鐵路一線的寫作者而言,是一種重要的召喚和激勵,今后要書寫更多呈現鐵路人鮮活工作與生活經驗的作品”。詩人陳德根認為,普通讀者喜聞樂見的詩歌,除了經驗的鮮活性,還必須具有語言表達上的親切。這需要詩人真正走進生活現場,學習人民群眾生動的語言,同時進行詩意上的擇取和提升。
媒介發展帶來詩歌傳播生態的變化,這是新時代詩歌發展必須面對的課題。“數字詩界”欄目是《詩刊》為了適應當前很多詩歌首先是在自媒體平臺發表的現狀而設置。評論家盧輝說,《詩刊》以往也刊發網絡詩歌,但主要是從中國詩歌網“每日好詩”欄目選詩。現在,選詩的范圍擴大了,微信、微博、豆瓣、知乎、小紅書、今日頭條、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都納入視野之中,這有利于在互聯網上發現更多的優秀詩人。從目前刊發的詩人詩作來看,大多是新面孔,而且有些詩歌帶有天然的網感,這與傳統紙質媒介上看到的詩歌有些微妙的差異。融合不同的詩歌美學,催生符合這個時代的詩歌語言,是詩歌融媒體發展的重要課題。
“呼喚對時代經驗和審美經驗予以高度融合的詩人,呼喚主調高揚、詩風清正、目光遠大、至大至微、氣象萬千的優秀詩作”,同時“在藝術上強化兼容各種流派與風格”,這是新版《詩刊》的一大特點。“雙子星座”“后浪新聲”重在推新人,“大家閱讀”著眼于名家新作,“第一現場”“千家短歌”等欄目不薄名家更重新人,長詩、網絡詩歌、散文詩、傳統詩詞也分別有對應的欄目。《詩刊》副主編霍俊明表示,《詩刊》選稿,主要著眼于詩本身。強調作者身份的多元化,是希望各行各業的寫作者都能在《詩刊》上展現自己的創作風采。不同的經驗可能會催生風格各異的詩作,不同的欄目可以展現多樣化的詩歌景觀。作家蔣一談有作品刊發于《詩刊》2024年第1期,讀完收到的樣刊,他在朋友圈中寫道:“新改版的《詩刊》第1期,帶給我這樣的感受:廣闊的謙遜——世界的遠與近,心靈的輕與重,小丘與重山,河流與大海,歷史的現代呈現,當下的承擔與未來的期冀,還有中國人在詩中的面相、姿勢與活法……”網友“一棵樹”在中國詩歌網微信公眾號上留言:“從整個目錄來看,充滿了豐富多彩的寫作景觀。”
加強詩歌理論評論,在繼承傳統中開拓創新
新改版的《詩刊》強化了對詩歌理論評論的重視。在“百家詩論”欄目中,設置了“經典詩論”子欄目,每期重新刊登一篇以往產生過較大影響的詩歌理論評論文章,比如第1期刊發葉嘉瑩的《杜甫:集大成之時代與集大成之詩人》,第2期推出聞一多的《人民的詩人——屈原》。羅振亞認為,這些經典詩論對代表性詩人詩作、重要詩歌現象進行了深刻的闡釋,可以為當下詩歌創作和理論批評帶來有益的啟示。這些詩論和其他探討新詩與傳統關系的學術文章一道,表現出刊物對傳統詩歌、傳統詩學的推崇,以及強化新詩和傳統詩歌關系的美好愿景。羅振亞還注意到,“雙子星座”欄目的評論文章,形式上也有了調整。在原來的“銳評”中,兩個評論家分別以“正方”與“反方”的立場對同一個詩人的詩作進行正向肯定與反向批評,觀點針鋒相對固然有看點,但立場的預設決定評論者都只能停留在單向思維層面。現在改成不再預設立場,幾位評論者從不同的視點介入,實事求是,好處說好,壞處說壞,這就敦促點評者的思維由單向的對峙變成了多維的碰撞和對話,有利于評論觀點走向深入和立體。
為了做好此次改版工作,《詩刊》編輯部就“目前《詩刊》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改進?”“《詩刊》應該重點推出什么樣的詩歌作品?”等問題,采訪于堅、歐陽江河等詩人,并將采訪問答刊發于“百家詩論”欄目上。于堅在回答中說:“刊物要有尺度、門檻、尊嚴。”“好詩為準。不在于民間、口語、知識分子、書面語之類。詩好,怎么寫都行。”歐陽江河在回答中談道:“《詩刊》是需要改進的,因為社會一直在變,時代精神、時尚、風氣都在變,詩風就更不用說了,包括詩意、詩歌本身的界定等等都在變。”對于這一舉措,詩人周慶榮表示,閱讀《詩刊》改版后的第1期,感覺這本重要的詩歌刊物自身在主動求變,明顯看出在向“高品質”與“詩歌精神應該能動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向努力。希望詩歌名家的建言今后能夠多刊發。另外,還可以加強編者和作者、讀者之間的互動。
堅守初心,方能繼往開來。新版《詩刊》試圖通過“經典詩論”欄目接續傳統詩詞文化資源,通過封二的“經典回放”欄目回顧《詩刊》所刊發過的經典作品,也回顧老一輩編輯們所作出的不平凡的貢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詩刊》必須承擔起新的使命。2024年《詩刊》新設的一個個嶄新欄目,刊發的一首首真摯詩作,體現著《詩刊》不斷開拓創新的嶄新風貌。而《詩刊》的變化也成為中國作協各報刊社網在新的一年改革創新的縮影。從《人民文學》直播“破圈”到《詩刊》的改版,嚴肅文學刊物正積極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打破固化思維、激發創作活力、擴大作家隊伍,讓文學更好地走向社會、走向大眾。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