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作家網 時間 : 2024-04-23
分享到:
研討會現場
4月21日下午,少一小說集《月光緊追不舍》研討會在長沙舉行。此次研討會由湖南省作協、湖南省民宗委、湖南文藝出版社、芙蓉雜志社、湖南文學研究中心、湖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常德市文聯、常德市作協聯合主辦,并得到了公安系統的支持和鼓勵。湖南省作協、省民宗委、省文學研究中心、省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常德市文聯、石門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等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并發言,陳濤、龔旭東、卓今、羅宗宇、劉長華、吳正鋒、謝淼、談雅麗、賀秋菊、楊曉瀾等專家分別從基層作家的創作精神、小說的思想內核和人物塑造等角度進行了深入討論。研討會由湖南文藝出版社社長,芙蓉雜志社社長、主編陳新文主持。
少一小說集《月光緊追不舍》 湖南文藝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一部致敬新時代基層警察的精彩故事集
《月光緊追不舍》是一部新時代基層警察故事集,收錄了土家族作家劉少一近年來創作發表的15篇優秀短篇小說。該小說集以記錄武陵山區鮮亮真實的警民生活為依托,講述的故事涵蓋刑偵、治安、巡警、派出所民警和森林警察等諸多警種,勾畫出由局長、大隊長、派出所長、普通警察、內勤女警、輔警、治安巡山員等在內的警察隊伍眾生相和平凡英雄工作史,為讀者了解人民警察這一特殊群體拓展了新視域,展示出新時代人民警察“維護人民大義、守護一方平安”的崇高品質和奉獻精神。
《人民文學》副主編陳濤認為,《月光緊追不舍》是一部真實真誠精深精彩的基層民警故事集,平地起驚雷,寫出了平凡中的崇高和普通民警的高貴。作品主題集中、質量整齊、視野聚焦、精準精到,緊湊有力,整體水平很高,是向廣大基層民警的致敬之作。
湖南省作協黨組書記胡革平介紹說,少一小說集《月光緊追不舍》是湖南省作協和湖南文藝出版社聯合推出的重點作品。作品真實地記錄了武陵山區的生活整體面貌,講述了新時代的警察故事,致敬忠誠為民的人民警察。少一寫出了基層警察的平凡與不平凡,同時,還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基層群眾形象,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湖南省作協副主席龔旭東認為,少一有著成為一個優秀作家的勤奮和對生活的擁抱。他在生活之中體驗、感受、琢磨,然后進行藝術的升華和變形。他本人是警察,寫的是警察故事,這些故事很少有大案要案,而是在警察的日常中寫出了作為活生生的平凡人的不平凡,警察的堅守、堅持、堅韌、堅定在真切、靈動、細膩、飽滿的語言中真真實實。
作者少一談及寫作過程時說,因長期從事基層公安宣傳工作,日常收集了很多珍貴一手資料,有豐富的在場經驗,而寫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記錄武陵山區鮮亮真實的警民生活,照見這片土地上的良善、信義與堅守。“這本書是為獻給所有默默無聞、未曾留名的基層工作者。”少一坦言。
打破公安題材常規寫法,可近可親、有血有肉
湖南省民宗委文化宣傳教育處四級調研員劉昆談到,《月光緊追不舍》以其獨特的民族文化視角和深刻的藝術內涵,展現了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是一部充滿民族特色和人文關懷的佳作。他的作品和職業緊密相關,我們在閱讀之時,不僅能感受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也能感受濃郁的民族地區特色。
湖南省社科院文學所所長、湖南省文學評論學會會長卓今認為,《月光緊追不舍》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將平凡而瑣碎的基層民警的故事寫得新穎又好看,在人物塑造方面打破了傳統民警辦案的刻板印象,寫出了基層民警的復雜性和豐富性,通過民警的現實表現實現了民警文學形象的美學轉向。
在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湖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羅宗宇看來,《月光緊追不舍》是作者從基層生活的深切體驗出發,來講好新時代基層警察故事,作品首先表現了基層警察的可敬,與此同時,警察形象又是可親的,他們接地氣,貼近生活,是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形象,這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其文學貢獻就在于運用現實主義筆法塑造了可敬可親的新時代基層警察的群像。
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湖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專家劉長華談到,《月光緊追不舍》總體上是以基層干警、普通干警的生存世相為題材和對象的,主要基于“情”與“法”、“公”與“私”、“育”與“罰”三個方面來展現警察內心波瀾的翻動和最終的抉擇,避免了所謂“偵探小說”“解密小說”的通俗化傾向。
湖南城市學院教授吳正鋒認為,在當代警界文學創作中,少一的基層民警生活創作題材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藝術特色,小說集在為基層民警樹碑立傳時,并沒有對人物進行單一化處理,而是將其放在復雜的現實生活中,立體全面地展示他們多方面的特征,塑造出具有復雜人性深度的人物形象,以表明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神的存在。《月光緊追不舍》是作家創作藝術的一個新變,同時也是一個新的突破。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文學研究》編輯謝淼認為,少一新作《月光緊追不舍》延續了此前作品集中描寫的公安題材創作,同時在公安題材、鄉土題材、民族題材方面有所拓新。這部作品告訴我們,公安題材也可以聚焦基層民警事務、警察日常生活,這樣的題材同樣能夠打動人心。
展現新時代湘北土家族地區的巨大變化
除講好新時代基層警察故事外,專家們一致認為《月光緊追不舍》關注武陵山、壺瓶山地區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變化和風土人情,以其獨特的民族文化視角和深刻的藝術內涵,展現了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展現新時代湘北土家族地區的巨大變化,是一部充滿民族特色和人文關懷的佳作。
陳新文介紹說,少一這部作品,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情節,沒有偉大的英雄式場景,他用細膩的筆觸,很好地呈現了“渺小的偉大”,作品還呈現了武陵山區鮮活生動的百姓生活,一草一木,一屋一舍,一鄉一鄰,親切質樸,充滿溫情,在這部作品中,可以讀到人情之美、人性之善。
羅宗宇注意到作者的土家族少數民族身份,在他看來,正是這一身份,小說敘事也帶有民族文化色彩,小說中對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表現不是風俗化展覽,而是與民族生活表現、人物形象塑造進行了有機的融合,使民族文化敘事、地方性敘事和警察敘事巧妙地融為一體。
卓今也談到地域書寫與作家身份的關系,他認為,作者以真誠的敘事態度對待筆下的土地和人物,行文干凈利索,文風真切、自然,常有詩的意境。精練的對話以及接地氣的氣場,把武陵山區、壺瓶山一帶的好生態、好民風、好風景藝術化地呈現出來。從日常警事中反映出新時代湘北地區土家族的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
在謝淼看來,《月光緊追不舍》比較鮮明的特色就是對民族題材有新的拓新,以往少數民族文學中常常出現的優美景色風光、廣闊自然天地、少數民族風俗、淳樸善良人性等,在少一小說中,都蘊含在一個個案件故事里。小說中,無論干警還是公民,都非常淳樸,干警盡管有體制生活和家庭生活,但小說更多表現的是他們低調、淳樸、不求名利的個性;武陵山的土家鄉民盡管也有認知的局限,但小說更多描寫了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作者如此處理使得小說呈現出真實、鮮活、淳樸、靈動的特性,有沈從文小說的味道。對于現代城市人、尤其是正體驗著生存和生活艱難的青年讀者而言,具有一種巨大的治愈力量。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