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時刻 時間 : 2024-05-10
分享到:
1
香,真香!
一陣陣幽香,像鳥一樣撲騰而來。
難道上天把香水灑到了這片土地上?我忍不住抽抽鼻子,馥郁之氣一股腦兒溜入肺腑,真的沁透了心脾。
桃花?李花?梨花?桂花?荷花?女貞抑或菊花?
目光搜尋,好像新綠之中撒滿了白雪。樹上,鵝黃色嫩葉細小而呈仿錘形,兩頭帶橢圓,花瓣純白而高雅,花蕊淡黃而明艷,是春風邀來的蝴蝶,還是陽光肆意著色?是蝶非蝶,是雪非雪,難道真是上天恩賜的美麗訣?
花海如云飄撒,暗香似霧浮動,氤氳在周遭,低回在眼前,蕩漾在心頭。
原來,這是怒放的槐花。大自然也真是奇葩,一串串沉甸甸的銀鑲金項鏈,嬌媚地套在樹的脖梢。樹脖微微低垂,不知是以財富和資本炫耀,還是實在承受不住“項鏈”的騷擾?
多情的蜜蜂,似乎要為心儀對象擷走串串“項鏈”把賞邀,歡喜得鉆來飛往,這串試試,那串搖搖。呵呵,力量微弱,心想成事力卻吃不消。
鳥兒,又哪能錯過一次次美麗聚會?嘰嘰喳喳歡聚這兒,莫非是共商如何挽留這春季的迷醉?
可是,這漂亮的槐花,不能像葡萄一樣隨時入口,也不方便我一串串取走。然而,槐樹能用綠葉和白花書寫一章章詩行,用芬芳和智慧編織一道道迷墻,吸引遠近人們的目光……
這里的山水,這里的清香,這里盛大的槐花會,這里吸睛的花事美,每一副都值得收納,每一幀都可用作手機屏保。
這真是個美麗迷人的地方,擁有一個令人沉醉、叫人過目不忘且刻入骨髓的名字:“槐花園。”
太仙了!
我初次相會,心就沉醉。
美得令人眩暈的槐花園,是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巖橋鎮的一個村,320國道穿境而過,距縣城10公里,高鐵站、機場、高速公路都在此范圍。真的是一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的地方。
一條古道(現320國道)穿境過,一泓清流(?水)達江河。一頭牽手中原,一頭情連西南。
槐花園村,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花香彌漫醉四周。這里的槐花,與他地不同,香得特殊,香得悠長,香得激蕩,還曾配合寫下輝煌。
這個地方,道路平坦,途經的?水也格外溫情,波寬浪不急。真是一個適合舟車徐行,隨心所欲,品自在飛花,賞串串白雪,納山水美景的好處所。
這里,是位于素有“滇黔門戶、黔楚咽喉”之稱的芷江縣城東緣。背后,曾上演蜚聲海內外的“芷江受降”,矗立著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坊和紀念館,抗戰時期遠東盟軍第二大機場經過改造之后繼續發揮著作用……
是否因為這里的槐花香,遠在舊石器時代,就留下了原始人類活動的足跡?
是否因為這里的槐花香,寬闊的水域,迎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乘舲而上,靈感突發而吟詠“沅有芷兮澧有蘭”的千古詩章?
是否因為這里的槐花香,沈從文乘扁舟下洞庭,抑制不住荷爾蒙飆升,腦中奔涌出翠翠的純真模樣?
是否因為這里的槐花香,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守仁途經之后,創立心學輝煌?
是否因為這里的槐花香,林則徐幾次取道此地力主禁煙從而青史留芳?
……
雁過留聲,踏石留印。往事越千年,最美數眼前。
千萬別以為,這個美麗的地方,只有槐花匯聚成一脈芬芳的飛花流年,東流之水、東往西去之路,把這槐園花香飄撒得悠長悠長!
云中誰寄錦書來?槐花園偷心又偷魂,槐花余韻綿長,銘記著過往,開啟數字新篇,更像一艘巨輪,即將揚帆起航。
2
“圣潔素雅讓春色,獨具五月吐馨香。”和煦南風拂面來,千樹萬樹槐花開,芳香令人欲垂涎,數字叫我開了眼。
邁入槐花園,似乎就聞到了槐花香,欲同花戲耍。可惜,已錯過了花綻放。春風早早收攏了羽翼,思緒飛天涯,意外喜事仍抵達。
這里,是湖南省委宣傳部的鄉村振興聯系點,也是全省數字鄉村特色試點村。在村里,我還意外碰到了一位老熟人。
他叫粟厚平,今年48歲,曾在8個鄉鎮工作過,任鄉鎮黨委書記多年以后,調上城任過局長。
在槐花園村部一見到他,我很吃驚。打聽得知,他前年竟然又下來當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了。
我戲言,他原先是當書記,這下終于榮升“第一書記”了。
他笑著回應,這個第一書記不好當:作為全省數字鄉村試點村,任務重,壓力大。
2022年6月以來,在省委宣傳部等單位的精心幫扶下,他們大力實施“數字鄉村”建設。說白了,就是探索建設集管理、服務于一體,實現檔案、組織、人口、集體經濟、資產資源、產業等信息數字化聯網的平臺。
他們的目標,就是通過數字化賦能,在鄉村振興中樹標桿、做示范,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走出一條符合當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在槐花園村部,可視化大屏幕幾乎占據了一面墻。他們撩開了這個新生事物的神秘面紗,并融合芷江的縣名,命名為“數芷鄉村”。
粟厚平自豪地說:“槐花園村數字鄉村可視化平臺,主要包括區域概況、鄉村振興、防返貧監測、鄉村治理、鄉村建設五大板塊。全部建好以后,可做到一圖觀全貌,讓村級數據全面匯聚,村級事務直觀可視,基層干部工作更快捷高效。”
鄉村治理板塊的建立,可實現全村農戶檔案數字化,可對農戶信息進行線上管理,包括一戶一檔一碼、人口情況、村級組織情況、服務站點情況、網格情況、信息公示、辦事統計、建議納言、糾紛調解等方面,確保村支兩委全面掌握群眾情況,及時準確給予政策、信息方面的幫助和支持。
筆者點開“數芷鄉村”微信小程序,涉及政策專區以及黨務、政務、村務、便民和商務等多方面服務的板塊,撲入眼簾。這里,功能確實齊全,村民可以從中看直播、找工作、開證明、問政策、兌積分……只要登陸手機,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可知曉,多種事情都能夠辦理,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粟厚平介紹,數字鄉村建設,將產業發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鄉村治理、返鄉就業、便民服務、鄉村建設等6大方面的工作內容囊括其中,擁有技能培訓、便民辦事、看家鄉變化、鄰里圈、就醫服務等諸多優勢。最關鍵的是能夠幫助群眾及時了解信息,解決人們求職和技能培訓等方面的需求;還可以在線查看云圖書館,隨時隨地都可點進去閱覽,還可在線聽書。這樣一來,便沒有了地域限制,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豐富和充實……
他還說,在全村的7個主要交通路口和7個危險區域,都布設了具有AI智慧能力的監控。對進入水庫等危險區域的人員,可以自動報警和警告驅離。針對2個易發生事故的公路高頻地點,安裝有一鍵報警設備,發生緊急情況可通過該設備直接與村部取得聯系,以獲得幫助。村里架設了360度全景高清攝像頭,村干部和工作隊可以憑借這個平臺,實時查看全村情況。
以前,村干部巡村、巡河、巡查危險區域,全憑兩條腿,既耗時又費力,而且還無法全面排查和監測安全隱患。現在有了“數芷鄉村”平臺,村干部就可以實時掌握村里發生的各種預警情況,以便及時處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確保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數芷鄉村”建設,促進村里發生了巨大變化。群眾無需出門便知村中事,事情也可家中辦,很方便快捷,確實是以現代科技手段服務群眾生產生活的好途徑、好辦法。企業產品和農業成果,更是搭上了網絡銷售的“順風車”,在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依托“數芷鄉村”平臺,該村現已開展了多場直播帶貨活動,促進當地特色優質農產品銷售,走出鄉村,走向全國大市場。
而今,每家每戶門前,都貼著一張二維碼卡片,手機一掃,立即進入了“數芷鄉村”平臺。據了解,截至上年12月中旬,數字平臺累計訪問3500人次,注冊人數733人,信息發布共計531條,點贊平均數23條。
通過“數芷鄉村”平臺,村民掃微信小程序還可以發布微心愿、就近找工作。不管人在天南海北,都可通過這個“密鑰”了解到家鄉新情況、新變化、新事情。
真是身在天涯,秒知家鄉事。
3
槐花園村有耕地2231畝,有林地4500畝,轄區內有16個村民小組,667戶1878人,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余元。境內多為丘陵、低山,相對海拔不高,干凈整潔的硬化水泥路通到各組,道路兩旁槐樹成行。
粟厚平說,近年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設施完善,環境整潔,社會和諧的標準,建設生態宜居農村”的要求,全村重點落實“綠化”“凈化”“道路硬化”等工作,村里還籌資120萬元改善村居環境和生活環境。
該村洲上組,就按照“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的思路,扎實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建設,完善院落標志50余處、地面及路面硬化680平方米、溪流兩岸治理600余米、彩色文化墻宣展825平方米、20盞太陽能路燈覆蓋全組各戶、垃圾屋及垃圾桶合理安置,全力打造人居環境示范點。
目前,在以黨員為代表的清潔自愿者隊伍推動下,村道、組道衛生狀況良好,垃圾即時清理,為宜居鄉村建設的夯實了基礎。在宜居鄉村建設過程中,他們實施網格化管理機制,網格員積極開展宜居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
環境改善重要,而群眾有穩定收入更重要。
槐花園村各組與外界交通順暢,群眾出行方便,尤其方便了及時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村支兩委以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為目標,以種植業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柑橘、奈李、水蜜桃、葡萄、涼薯、蔬菜等果蔬種植。其中,有柑橘面積1800畝,葡萄面積200畝,涼薯面積500畝。僅涼薯一項,產量就可達350萬斤,收入就有200多萬元。
芷江和翔鴨業公司就建在他們村,有部分農戶就大量養殖芷江鴨,供應企業加工。為了保證原料品質,村里發展種養殖大戶16戶、電商5戶,從事相關產業的人員已達510多戶。全村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14886元,名列全鎮各村前茅。全村醫療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6%以上,村內低保、特困人員救助措施到位,各項幫扶政策落實。
為了促進文明新風廣泛傳播,槐花園村不斷探索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傳播文明新風途徑,建立了村級文藝志愿者隊伍,以“侗族打歌、種涼薯慶豐收、板凳龍”等表演形式,展現村民積極向上、勤勞致富的精神風貌。他們利用文明墻、“村村響”廣播、微信便民服務群等方式,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涌現“文明家庭”“和諧農家”等先進典型,促進文明之花盛開,鄰里之間更加和諧和睦。
對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粟書記傾注了滿腔熱情,牽頭做出了前瞻性的發展規劃。他認為,該村要以打造“生態田園、美麗家園、幸福樂園”為目標,圍繞人居環境、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發力,大力發展綠色高效農業和特色產業,從而走出一條由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特色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他們瞄準的目標是,在實施農業品牌建設行動的前提下,全力提升槐花園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實施鄉村公共服務提標行動中,夯實鄉村發展基礎;在實施最美鄉村創建行動中,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在實施鄉村文化建設行動中,推進城鄉文化融合發展。
按照上述目標,他們結合本村農村產業特點,構建以文旅產業為核心,依靠山、水、田等自然資源作文章,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涼薯產業+落葉水果+田園民宿+文化旅游”為模式的產業發展之路。村里還計劃新建一個30畝的精品果蔬采摘園,以吸引周邊人們前來體驗采摘樂趣,創造增收渠道和就業機會,并帶動農家樂發展。
粟厚平表示,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他們村立足區位和產業優勢,在鞏固和擴大以柑橘為主的水果和以涼薯為主的蔬菜種植面積之時,以全省數字鄉村建設和申創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為契機,規劃建設遠近聞名、香飄萬里的槐花園,走出一條產旅相結合的鄉村振興之路,以帶動農戶共同致富增收。
實錘當家,事實說話。
有馥郁的槐花香作底色,有迅捷的“數芷鄉村”助陣,槐花園村一定會“守得云幵見月明”,一定會進一步分享到科技賦能帶來的甘甜與芬芳。
站高山之巔,方見大河奔流;立群峰之上,更覺長風浩蕩。
眼前,仿佛浮現出槐花園人們追求“白月光和朱砂痣”燦爛前景。我相信,一個花香襲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美好明天一定會到來。
潮頭登高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方。槐花園人們邁向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我想,當春風的韻腳,再次輕輕滑過記憶的水岸,槐花被喚醒、浪漫整個春天之時,一個緊跟時代步伐,于無路處踏出新路,在荊棘中開辟坦途,插上“數字”翅膀飛翔的新農村,一定會綻放在祖國大地,一定會書寫華彩篇章,群眾幸福的日子一定會比槐花更甜香,比“數字”更綿長!
(文中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