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新頭條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新聞資訊>新頭條

    新時代語境下作家的堅守與創新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時間 : 2024-10-12

     

    分享到:

    值此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聚焦四位作家——周大新、徐劍、津子圍、劉鑫(八月槎),通過他們不同的文學類型視角,回顧新中國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他們在新時代文化語境下的堅守與創新。

    周大新:作家面對“延遲退休”會關注什么

    ■受訪者:周大新(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采訪者:張中江(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著名作家周大新的創作,始終與中國當代社會的發展現實緊密相連,近年來的作品更是聚焦養老、婚戀觀念等社會的重要議題。國慶前夕,商報記者就近年的一些熱點問題采訪了周大新。

    □你最近的一本書《站在人生長河的下游》,是你結合人生經驗的散文創作,體現了一位前輩作家的思考。前不久剛好全國青創會舉行,議題有經典的長篇小說創作、鄉土寫作等。也有比較新的網絡文學和AI等。你的作品始終與國家的發展密切相關,關注領域也很廣闊。首先想請問你在青年寫作時期,當時關注的現實是怎樣的。當“走到人生長河下游”,作為作家,對當下現實在關注角度上有怎樣的變化?

    ■我的青年時期,國家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南部邊境發生了戰爭;一件是中國鄉村發生了重大變革——實現了土地承包制。我當時的目光被這兩件大事所吸引,開始思考這兩件事的意義并關注其進展。隨后開始用作品去表現戰場上的軍人和新制度下的農民在精神上的變化。我的《漢家女》和《泉涸》就是這個時期的重要作品。

    □你把《洛城花落》作為長篇小說封筆之作,很多讀者都希望你繼續創作長篇。我們也注意到很多青年作家,包括已經有一定知名度的,都表示長篇小說不敢輕易嘗試。長篇小說的體量和架構,在展現時代豐富性方面,有中短篇小說無法比擬的體量優勢。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作家,你會給這些想嘗試但還沒有能力掌控長篇的青年同行們,怎樣的建議?

    ■我首先希望這些青年朋友要早點動手寫長篇,因為長篇小說的寫作需要體力和對生活的敏銳感知力,而這兩點正是青年朋友們所具有的。不要往后推,不要以為年紀大了才能寫好長篇,要趁年輕寫,很多作家的長篇小說是在青年時期就完成的。其次,我希望想寫長篇小說的青年朋友要多讀他人已寫出的長篇小說,英、法、德、美、日和拉美等小說大國的所有重要作家的作品都要讀,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和現當代重要作家的長篇小說也要讀,甚至和自己年齡相當的作家的長篇小說也要讀,看看他們是怎么寫的,讀多了自然就能寫了。

    □像你的《天黑得很慢》是關注老齡社會的。最近國家推出了延遲退休的政策,你認為這個政策對60歲上下的人來說,會在心理有怎樣的影響。作為小說家你的關注點是怎樣的?

    ■延遲退休是一件好事。因為隨著醫學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大大延長,明明很健康的人你讓他退休不工作,顯然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這項政策的施行,等于明確告訴那些原定要退休的人,你還年輕!這會讓他們精神大振,從而使其精神面貌發生改變,進而激活其身體潛能,使他們在生理上也年輕起來。我對這件事的關注點是:延遲退休會在精神上怎樣改變一個人?

    □今天的社會現實具有特別豐富的復雜性,既有國家發展的,也有國際間的,還有人類和AI的。你是否認為今天的作家,面臨比之前更為復雜多元的挑戰?

    ■今天作家面臨的挑戰的確挺復雜。首先是互聯網的出現讓文學作品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紙質書的閱讀量大大減少,讀者購書的熱情空前降低。其次是人們閱讀大體量作品的興趣減少,在手機和電腦上閱讀短小文學作品的人越來越多。還有就是年輕人用在觀看圖像、照片、視頻上的時間增加,讀文字的興趣遠小于讀圖。作家應對這些變化給予關注。

    □很多作家在接受采訪時認為,真正的作家不會被AI替代。我們也看到相對類型化的創作,比如網絡文學里,已經有網絡作家利用AI來參與創作。你認為文學和人類書寫的前景是怎樣的?

    ■文學要求獨創和具有鮮明的個性,因此AI不可能替代作家的創作,作家這項職業不會消失。AI的出現的確可能給作家提供幫助,比如搜尋查找資料,幫助非虛構作家完成采訪任務,幫助作家整理有關創作素材等。電腦的出現讓長篇小說的寫作變得不那么勞累,AI的出現會進一步減輕作家的勞動強度。

    □今天的年輕作家大多出生于國家物質發展相對優渥的環境中,沒有苦難貧窮饑餓的體驗。但作家的書寫不能局限于個人經驗,你能否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來分享,當書寫到相對比較苦難時,需要作怎樣的寫作準備?

    ■作家寫苦難要想寫得好,有時的確需要親身體驗,但也不全是這樣。寫歷史上的苦難完全可以在大量閱讀史料的基礎上,依托自己當下的生活體驗,憑想象去完成。要不然,很多歷史小說就寫不成了。

    津子圍:扎根大地 東北一定會變成“秀帶”

    ■受訪者:津子圍(作家、遼寧省作協副主席) □采訪者:張中江(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作家津子圍的創作,一直立足于東北遼闊的大地之上。獲得諸多獎項的《大遼河》講述一條河兩岸的普通蕓蕓眾生,新作《蘋果紅了》則是最切中當下鄉村振興的時代新聲。他認為,從更長的歷史維度來看,東北經歷的轉型陣痛一定是暫時的,“銹帶”一定會變成重放光彩的“秀帶”。

    □你從事小說創作已近40年,創作題材一直立足講述東北故事,展現東北遼闊而獨特的歷史和當代社會生活。創作《大遼河》和你之前的小說創作從題材上有什么不同?或者說你為什么選擇遼河這一題材?

    ■應該說,《大遼河》與之前的關于東北的敘事一脈相承,是創作探索和積累的一次集中體現。如果說有區別,可能是從關注身邊事轉而審視一條河。這個河流不僅是時間意義上的,也不僅僅是地理概念里的,而是人內心的河流,或者說精神上的河流。最初寫《大遼河》的一個動因,是覺得一名寫作者,沒有太大的本事,只能通過文字來回報養育我的母親河,期待為遼河留下一點什么。

    寫一條河流就不能離開它的歷史,而歷史記錄的大多是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很難找到平民的影子。對于東北來說,除了帝王將相,甚至連才子佳人都不多見。我還是覺得平民歷史視角才具價值。這部小說中的人物,都是遼河兩岸的普通百姓:燒炭工、制玉人、柳編蒲編工、車夫、水利技術員等,而且主人公沒有姓名,都是親屬的稱謂。《大遼河》試圖通過為普通人立傳,為平民百姓奉獻出有深沉情感和溫度的誠意之作。

    □《大遼河》結尾處,寫到5000年前的玉工師傅被自己15年前射出的一支玉箭鏃射中眉心。對于一部現實主義作品,這處敘述顯然不符合歷史事實,但讀者在閱讀時盡管非常驚訝卻能讓人信服,可以認為是一處神來之筆,你能談談這處描寫嗎?

    ■事實上,神奇和玄幻是相對的概念。從更久遠的視角去看現實的故事,那些所謂玄幻早已凝固在時間深處。切開時間的基因碎片,我們會發現那些發生的故事并不玄幻。小說中,體現禮制傳承的“龍鳳玉佩”猶如草蛇灰線,貫穿整部小說,最終聚焦到新時代嶄新的精神和生活樣貌,通過挖掘“活化”的魂魄,以期回答文明傳承的內在邏輯和歷史必然。

    □在你的新作《蘋果紅了》中,寫到了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生活。你作為有多年創作經驗的成名作家,在書寫當下青年時,會特別注意哪些方面?

    ■作家離不開所生活的時代,也必然要反映在寫作上。比如,寫《蘋果紅了》時,我采訪了一位返鄉從事農業科技的95后。隨著采訪的深入,我發現她身上并沒貼滿社會上為他們那一代人貼上的特有標簽。她不僅沒有躺平,反而非常有上進心和責任感,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真實而客觀。只是她的方式,有時我們還不能完全了解。了解是通往理解的橋梁。這部小說創作始于2018年,寫得斷斷續續、擰擰巴巴,我想主要還是沒有觸摸到小說主人公的心靈,或者說沒有捕捉到游動的靈魂。后來,我的“小朋友”圈子不斷擴大,令我驚訝的地方越發多了起來。他們的活動軌跡經常不在我們的視線之內,他們有自己的“私域”空間。但很多人并沒有啃老寄生,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追求,面對和建構我們共同的世界。他們中間不乏能力超群者,比如我認識的一位00后,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基于了解和認知,我才找到不回避、不躲避這個群體的底氣。

    □東北作為共和國長子,在新中國發展的歷程中發揮過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然也經歷了經濟轉型帶來的陣痛。你認為在書寫東北輝煌和某些時刻面臨一些困難時,寫作者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什么?

    ■寫作者的視角與經濟或者社會學者的視角肯定有區別,評價東北不能單純看數據,更應該歷史地、聯系地看。前不久,我走訪了貴州、四川的攀枝花、六盤水等“大三線”企業,為當年建設者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深深感動。那一次的生產力布局和大遷移在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10年近百萬人,屬于史詩級別的。可以說,東北為共和國真的體現了“長子”的風范。我個人認為,東北經濟轉型陣痛一定是暫時的,如果拉長時間緯度去理解,我堅信東北一定會在“銹帶”繡出“秀帶”。而對于寫作者來說,陣痛恰恰是寫作的富礦,應該用作家的診脈器,探測時代變遷中人們靈魂深處的跌宕起伏、壯美宏闊,為新時代中國文學貢獻新的人物形象。

    徐劍:新中國75年歲月中,報告文學扮演了什么角色?

    ■受訪者:徐 劍(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作家) □采訪者:張佳璇(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今年是新中國75華誕,也是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徐劍文學創作生涯的第50個年頭。徐劍的報告文學創作一直聚焦于重大歷史、現實題材,近年來的作品更是與國家的重大工程發展歷程同行,他致力于用非虛構的文體記錄時代變遷。

    □請你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天曉——1921》的創作歷程談一談,你是如何將這些宏大的國家記憶用報告文學的形式呈現出來的?

    ■《天曉——1921》創作的始末很有意思。2018年萬卷出版公司的副總找到我說寫一部建黨100周年的報告文學,我回絕了。我們都是在建黨、建軍大業的紅色黨史遺跡里成長的,史料基本能寫的都出版了,還能寫出新意嗎?但他們出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邀請——寫一本“老少皆宜的國民讀本”,我寫作的定力是對具有挑戰性、難度系數高的寫作很有興趣,我決定接受“挑戰”。

    我黨、我軍的以及國家建設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通過報告文學的形式來展示,是一種紀實體的敘事方式,它和史記一樣,會閃爍出歷史和人性的光輝。這種犧牲、奉獻、奮斗、榮譽、尊嚴、理想信念等重大題材的展示,最適合用報告文學來書寫。《天曉——1921》通過書寫13個出席者的命運展現我們黨的歷史,展現在大時代當中一群先覺者的革命歷程。最終到建國時,13人就剩下毛澤東和董必武還在革命隊伍當中,其他人有犧牲、有落伍、有沉寂、有背叛成為敵人的,這是大時代的寫照,一點都不為奇。重要的是《天曉——1921》,把偉人、犧牲者、落伍者、以及淪為鬼、妖的背叛者一起放在人的視野里充分展開,非常有意義。寫完這本書后,經過中央黨史研究院的審讀通過后出版并且還獲獎了。我當時說:“能拿下《天曉——1921》的書寫,接下來黨史、軍史、國史的書寫,沒有什么可以難倒我了”。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回望這段光輝歲月,你認為報告文學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改革開放以來,以全國科技大會為發軔的中國報告文學的勃興,是以報告文學學會第一任會長徐遲先生的《哥德巴赫猜想》為發端,它達到一種洛陽紙貴,或者說徐文紙貴的程度。徐遲會長以他敏銳的時代探頭和雷達搜索精神,預見了一個科學的春天。《哥德巴赫猜想》在文化比較單調和單一的時代背景下達到婦孺皆知。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來,中國的報告文學作家、報告文學文體擔負了很重要的角色,除了作為整個80年代文化思想的啟蒙、發改革開放之先聲、預見了一大批新生事物和新人類的誕生。還把握了時代的聲音,它和國家和民族和人民一起共振,一起為時代而歌。

    20世紀90年代,報告文學經歷一段沉寂期后,將敏銳的觸角又伸向了國家的重大建設領域,打開一個新的寫作天地,即用報告文學作家的筆觸記下改革開放40多年歷程中的輝煌成就、重大的國計民生工程和與國家改革有關的歷史性事件。每個報告文學作家就像史記官和觀察員一樣,記錄著我們偉大民族的不同時代。

    特別是千禧年過后,隨著中國經濟的勃興,我們入世之后,國家的一些重大工程,比如說三峽水庫、青藏鐵路、西氣東輸、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等都被報告文學記錄在冊。我作為一個報告文學作家,非常榮幸參與了青藏鐵路和西電東送等歷史的進程、記錄了國家的這一段歷史。

    □在你的創作生涯中,有哪些作品是特別能夠體現新中國發展歷程的?

    ■我的第一部書《大國長劍》1994年在《當代》發表,將近10萬字,30多家報紙進行轉載。重要性在于第一次把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歷程用報告文學的形式書寫出來,掀開了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神秘面紗,讓世界看到了我們這一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振國重器的發展歷程。

    在2000年我寫了《水患中國》,記錄1998年長江大水大水萬眾一心抗洪的雄偉場面。當時我隨作家采訪團沿著荊江大堤采訪、在潰堤的村莊里坐沖鋒艇去采訪并且和抗洪救災的人民解放軍部隊近距離接觸。

    最能反映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成就的是《東方哈達——中國青藏鐵路全景實錄》,中國作協2002年派我去青藏鐵路建設沿線,我用4年時間在青藏高原上采訪,用整整11個月寫成該書,43萬字容量。它成為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時,國家宣傳青藏鐵路的重要藍本。從央媒到香港鳳凰衛視媒體,都以該書記錄的千百勞動大軍普通人的故事進行宣傳,通車當天我在央視國際頻道做了8個小時直播講述青藏鐵路的故事。該書被翻譯成英文版、越南文版、俄文版等,大概有四五個國家的翻譯版。

    后來我寫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浴火重生》、以特高壓為科技創新的《國家負荷》、青藏聯網的《雪域飛虹》、南海填島的《天風海雨》等,寫作的每一步都是和國家同行,都是對新中國成立75年來建設中的重大工程和成就的展示,而且始終落點在人身上,人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有光榮和夢想、榮譽和奮斗、尊嚴和犧牲。

    劉鑫:網絡文學是新中國新時代的即時回響

    ■受訪者:劉 鑫(網絡文學作家,筆名“八月槎”) □采訪者:張佳璇(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網絡文學作為新媒體時代的產物,不僅迅速崛起并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傳播力,為書寫新中國、新時代的輝煌篇章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表達方式。

    □你的《臨淵》是為“抗戰勝利80周年重大節點主題創作”的獻禮作品,共60余萬字,旨在展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上海、江蘇地區敵后的艱苦奮斗、浴血奮戰。你是如何將這些宏大的國家記憶用網絡文學的形式呈現出來的?

    ■文學的載體在信息時代發生了變化,網絡讓文學與讀者產生了更直接的交流和互動,但文學的內核沒有變,依舊是從個人的體驗和經驗出發,去描述我們經歷和理解的世界。中國的網絡文學在世紀之交誕生,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大學生,而《臨淵》從2018年動筆在網絡發表到2024年實體出版,整整用了5年多的時間。動筆后不久,我也跨過了40歲的門檻。也許是年紀漸長,探究青年時期那些關于近代中國歷史疑惑的沖動也越來越強烈,《臨淵》是我長久以來最想寫的一個故事,我希望它能以文學的方式解答我最想搞明白的一個問題:“歷史為什么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用網絡文學直面讀者的方式完成《臨淵》是合適的,一部內核穩定的作品,經得起新形式、新載體的傳播和檢驗。在我的青年時代也是網絡文學的青春時代,在20年后,我們這批文學創作者應當主動承擔更堅實的歷史敘事。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科技發展飛速,網絡文學隨之興起,在數字時代的快速迭代中你覺得網絡文學扮演了何種角色?

    ■如果從早期影響較大的網絡文學作品開始算起,譬如1998年痞子蔡(蔡智恒)發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中國的網絡文學大概只有20多年歷史,僅從時間上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網絡文學首先是信息時代到來后新技術條件下,文學在傳播載體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它影響的主要是80后、90后及之后更年輕的讀者群體。從技術層面上說,網絡讓作家和讀者建立起了全新的互動模式和經濟關系,也產生了文學內容和形式的新變革。總的來說,相比其他藝術形式,網絡文學是新中國新時代的即時回響,它新鮮、駁雜、沖突又鮮活,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中國近二三十年飛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也拿出了具有新的表達形式和鮮明時代特點的優秀之作。

    □抗戰諜戰小說《臨淵》從南京保衛戰開頭至汪偽特務機構七十六號衰落結束,時間在1937-1943年,這幾年中國的前途正處于低迷時期。你在寫作中參考了大量史料,是如何將這段時期的繁雜史實進行統一的?

    ■歷史是復雜的,但歷史是有方向的。我試圖用文學的方式回答“歷史為什么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但若沒有堅實的史料支撐和歷史現場的還原,這個問題就失去了前提,小說也會變得虛浮造作。雖然寫虛構作品,但我真的在史料里埋了幾年。在創作前,我并沒有對這個問題有預設,但歷史本身說服了我,這讓整部小說邏輯完備自洽、有了堅實的內核。

    全面抗戰爆發后蘇滬地區的歷史確實非常繁雜,這要求寫作者不僅要廣泛閱讀史料,更要謹慎辨析、加以取舍。今天小說之所以能將諸多歷史事件環環相扣地編織到情節中,并非我本人的能力,而是現實的、歷史的邏輯給了故事有力的支撐,書中絕大多數重要情節,譬如中共南方局對上海諜報工作的有力領導、國民黨諜報機關內部的斗爭和傾軋、又或是日偽特務機關的崛起和衰敗,個中曲折回環,沒有史料依據,是想破頭也想不出來的,更不要說統一在一部小說中。

    還是那句話,真實的歷史遠比虛構的故事精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AI寫作強勢進入人們視野,文學的表現形式在不斷豐富。你如何看待當前網絡文學創作在新時代背景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我一直都在關注AI產品的技術迭代,新產品都會第一時間試試,對國內外主流的AI工具在文學創作上的應用,有一定的經驗體會。總的來說,AI在公文和格式化文本創作上,可以極大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對于文學來說,還是不行。文學的表達極具個性化,控制AI達成想要的精確表達,其時間成本和精力消耗遠遠超過了直接創作。目前,AI還無法取代優秀的文學創作工作者。我和一些程序員也交流過類似話題,他們也有大致相同的結論,AI生產力工具雖然已經可以寫代碼,但優秀的程序員還是對它不甚滿意。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老司机在线精品| 欧美亚洲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香蕉视频网站在线| 极品粉嫩小泬白浆20p| 外国一级黄色毛片| 亚洲综合一二三|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夜月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无线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电影里的玛丽的生活|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日本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免 |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yy6080理论午夜一级毛片| 毛片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亚州春色校园另类| 老司机午夜性大片免费| 在线观看北条麻妃| 九一在线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老司机精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