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4-11-21
分享到:
歲月不居,光陰有痕。歲月中的各色光影,烙印在記憶深處和夢寐之中,也可以文字為簍,永久留駐。三年前的秋天,報社同事莊居湘發給我近兩百篇散文稿,說擬結集出版,以記住過往歲月中那些閃亮的印痕。她在三十出頭時,就擔任了我所在晚報的副總編輯,后任副社長,編務繁忙之余,竟然有了如此數量的錦繡文章,讓我有些吃驚。沉淀三年之后,她的書稿又添不少新作,更是厚重,再令我欣喜。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從外單位招考到長沙晚報編輯副刊,當時天天在報紙版面上露臉的女記者名字屈指可數,在我的心目中她們都是風風火火的長沙辣妹子形象。與我年齡相仿的她,已是一名有八年一線采寫經歷的“老記者”、新聞采訪部門負責人,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卻是一個溫柔的鄰家小姐姐模樣。她在那個集聚著特立獨行的男記者團隊里,像糅合劑一樣,善于用人之長,以柔克剛,策劃采寫出一篇篇有影響力的好新聞、系列報道,年年都有各種獎勵、榮譽在身。
我真正與她近距離接觸,是她曾分管副刊的數年間。她審稿尊重編輯,尊重文學規律,而且她自己也堅持撰寫散文隨筆。這本《歲月不居》前部分,寫各色人物,談風景文化,憶生活點滴,悟人生際遇,世情親情,無所不涉,不少篇章我都曾先睹為快,還有過一些私下交流;后部分篇章,以日記體記錄赴美學習、生活、游蹤與感悟,我也讀過一些,心有所動。
因有一顆溫柔之心,一雙良善之眼,她善于在瑣屑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創作的題材,顯示出獨特的觀照方式和細致入微的體察能力?!度宋铩贰渡睢菲轮?,有寫親人熟人的,有寫同學舊友的,有寫采訪對象以及某種機緣相識的人等。她從平易處落筆,按照生活的本來面貌描寫生活中真實的人物,真情流露,揮灑自如:“如今,兒子是我的‘陪駕’。初駕車上路,心里怯怯的,但只要兒子坐在我的車上,我就有種踏實感?!?(《小車迷》);“他們都是普通人,但身上都有閃光點。就說暉哥吧,他干了一輩子工作,只當了一個工會小組長,但我覺得他值得我學習和尊重?!保ā稌煾纭罚袄细甘乔f萬最底層的老百姓中的一員,就像大片森林中最不起眼的一片樹葉,遠離樹根,不事張揚,然而,它能敏感地感知四季、感知春風夏雨、感知秋陽冬雪……”(《八旬老父的春聯》)“我忽然明白了,他為什么要把她介紹給我們這幫朋友,那是為了讓一份沒有陽光的愛充分地享受一下陽光;為什么讓我們叫她二嫂,是為了給一份沒有回報的愛一次回報和尊重。我深深地感到,他這鐵骨錚錚的男子漢已經被愛熔成了鐵水,紅彤彤地流淌著,不知流向哪里?”(《鄰校的一個哥們》)……她的筆下人物大都是凡人小事,在被忽略的生活瑣事之中,寫得形神兼備,語言簡潔平樸,如泉水汩汩而出,緩緩而流,像她永遠溫柔的性格,文字中流動的是一種柔和、平靜的格調。
深沉的生命追問,能夠使得散文的意蘊深刻感人,讓讀者在其中悟出某種世間道理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甚至探尋人類生存的意義和生存價值。“夏永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企業設備技師,卻用他的眼睛、他的身體、他的一生化作春天獻給了別人?!薄队牢挠郎穼懙氖撬砻梅?,一個熱愛攝影、健身,堅持十幾年愛心獻血的技師,在罹患癌癥時決定捐獻器官和遺體,往事舊情,涌入筆底,平淡道來,深情動人,流露出真摯的情懷和強烈的情感?!段⑿Φ南蛉湛分械拿澜?,是作者三十多年前采訪中結識的一位區宣傳干部,身患中晚期肺癌,但她很樂觀反而安慰為她擔憂的作者:沒事,人的生命不在長度而在發光度;我這輩子過得很開心,等治療結束,我就去旅游拍照寫文章……樂觀的美姐數年之后肝癌痊愈了,但又患舌癌,接著丈夫患病,養女病故,十數年間家庭遭遇多重厄運,但美姐堅強地說“緣盡向前看”,以一種堅韌的微笑面對命運之神的挑戰。情感細膩的作者讀出了其中的苦澀與隱痛,寫道:“但我相信,她的內心肯定有過劇烈的疼痛,只是她不糾結、不外露而已。就像我們見到的向日葵總是圍繞著太陽露出燦爛的微笑,又有誰知道,太陽落西后的那段時間,它是如何過的呢?” 情不可遏溢于言表,作者是在用心去體察人心,是一種心靈上的感應,在生命的追問中呈現一種悲憫情懷。
因為記者的身份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她也有很多機會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段幕芬惠?,既有對古麋鹿風姿、神秘青瓷文化、謝靈運永嘉山水的詩情,滕王閣的文化符號、陶然亭的清凈世界等人文歷史的漫筆,也有對余光中的詩《汨羅江神》、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遲子建的小說《額爾古納河》的評點。在美國見聞中,以日記體形式,見微知著地呈現美國社會科技、教育、經濟、生活、風情等各個方面的見聞、感受以及豐富的教益。
《大豐麋鹿姿》從古詩文中的麋鹿姿、麋鹿志和麋鹿游到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逍遙自在的麋鹿風姿,讀到一段跨越八十多年的曲折艱辛的撲朔迷離的麋鹿回歸史;《讀瓷》讀到作者兒時過年的溫馨回憶:“坐在父親身邊,看著父親左手扶小釬右手揮小錘,不緊不慢地敲著,心里總會冒出一種莫名其妙的激動和憧憬,仿佛父親敲出的不是一個字,而是全家的幸福和過年的美味……”細膩地解讀著那些展出瓷器驚艷背后的孤寂與故事;“滕王閣在中國文人心里,它是永遠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保ā队肋h的滕王閣》)文筆在滕王閣的歷史與現實中游走,結尾直抒胸臆;《在汨羅江畔吟〈汨羅江神〉》發出慨嘆:“兩千多年來,汨羅因屈原而閃閃發光,‘汨羅’不再僅僅是地域概念,它已被賦予了豐富的屈原精神內涵而被詩人們激情謳歌?!?/p>
美國見聞錄中,記錄了參觀伯克利大學、斯坦福大學、各種特色博物館,探營硅谷和眾多工廠,多次考察舊金山、硅谷,還乘車縱橫美洲大地千余里,觀尼亞加拉大瀑布、科羅拉多大峽谷、高山湖泊太浩湖等自然奇觀,游世界大都市紐約、首都華盛頓、港口城市洛杉磯、不夜城拉斯維加斯、南加州圣迭哥等地。在北加州海灣沙灘,“那一大群肥碩的懶洋洋地躺在白色沙灘上曬太陽的海象,在我們腦海里深深地留下了一幅生動和諧的自然場景。”在夏威夷的陽光海灘上,“也許是入鄉隨俗吧,平時我們這群中規中矩的人,也像一群野孩子一樣,穿著泳衣光著腳丫子一頭撲進太平洋的懷里……” 按照學習教育、異域景觀、特色人文、他鄉生活四個類別,她以簡練的筆墨、細膩的感覺、自我的視角,抓住某一點切入,立體、多方面地描寫美國多元化的文化現象。
她性情溫厚,但也不乏職業的敏感性、銳利的眼光,時常對時事世情針砭一番,來上“溫柔一刀”。無論是在《感悟》篇還是美國游學筆記中,都有許多人生悟說文字?!盁o論是蘇格拉底說的‘點燃火焰’還是其父說的‘喚醒’,我理解,都是在說,教育要激化孩子的內生動力和學習熱情?!保ā都议L“盯跟管”不如點燃火焰》);“每每看到那些因生活所迫的人,在院子里的垃圾桶里翻來翻去拾荒時,我不知道別人什么感覺,而我總是莫名其妙地生出一股感激之情,我想這給我們的垃圾沒有分類總算來了一個彌補的機會。”(《并非杞人憂天》)異域風情文化,帶給她的不僅僅是感官的新奇與刺激,她體察到諸多中西方文化與理念的差異,生發出一些理性的思考與啟示。她認同硅谷精神,“就是首創精神和不屈不撓的職業精神”“他們身上就是有那么一種精神,有那么一種博大的理想,有那么一種想把全世界的所有信息進行整合的野心和雄心。” (《硅谷有顆無形的精神種子》)在參加華人圣誕聚會時,她也捕捉到海外游子的艱辛打拼和深深的故土情結:“像邵陽這樣的海外游子并不是國內人們想象的那么輕松,他們有歡笑、有成功,但也有掙扎、有挫折……”聚會時文先生由衷地對作者說:“在國外,實際上我們都是孤兒,我們就是以這種聚會的形式找到一種祖國和家鄉的溫暖!”(《在國外,實際上我們都是孤兒》)故鄉成了海外游子心靈深處永遠溫柔的去處,永遠的守望地,華人在聚餐的鄉音鄉情中體驗溫情、彼此慰藉。
正如在《相逢何必曾相約》中,她透露了自己當年在蘭州大學讀書時的一個小秘密:“當年,在班里的元旦游藝晚會上,我竟被男生定為‘最溫柔的女孩’,令同寢室好友不服氣。”看來,英雄所見略同,她三月春風般的溫柔,從大學時代一以貫之地持續了幾十年,溫暖著周遭的人們。
也如郁達夫所說,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拔沂悄欠N用放大鏡找優點的媽媽,總是覺得兒子身上有許多的閃光點?!保ā秾⒐鹩栄郧那膾爝M兒子房間》)莊居湘還自爆在家庭中追求的生活藝術,其實,她在文字里,也常常拿起放大鏡對準生活現場,不斷發現真善美,筆下流淌著對世事人情充滿善意與愛意的無限柔情與溫情,沖淡而平和。歲月不居,她溫情以待。
(作者系中國作協會員,長沙市作協副主席,湖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