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 劉曉飛 時間 : 2025-03-27
分享到:
生態文學是一種具有濃郁現實色彩的文學樣式。中國生態文學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時光沉淀,涌現出許多浸染天地靈氣又經世致用的好作品,反映出時代的發展進程與生態理念的進步。無論是對環保問題的敏銳捕捉,抑或對如畫美景的細致描繪,還是對生態理想的極目眺望,生態文學都有出色的藝術表現能力,彰顯作家對自然宇宙的深沉思考。尤其是對鄉村田園,生態文學從物質層面到精神層面都給予全面系統的觀照,鄉野成為本真淳樸的代名詞和人類精神家園的象征。但總體上文學創作對城市生態環境不夠重視。城市同樣是生態環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鄉村共同構成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缺一不可。
回溯人類歷史發展長河,城市涵蓋著空間場域與如歌歲月,也積累著文化傳統和人文景觀。在古代,“城”和“市”先后形成,而且在功能上是有區別的?!墩f文解字》中說,“城,以盛民也”“市,買賣所之也”。早期所謂的“城”,主要指城墻、城池等城廓建筑,其雛形是遠古的環壕聚落,人們在城內居住,堆土為墻主要是為了軍事防御、防洪防災或者抵御野獸。隨著人口聚集和經濟往來頻繁,“城”里的一些區域被劃分出來,專門履行商貿交易功能,被稱為“市”。在古代中國,文人墨客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亭臺樓閣之中,創作出許多傳世名篇。比如北京,既有祖詠豪邁雄渾的“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也有袁宏道清雅自然的“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比如南京,既有杜牧蕭瑟蒼涼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也有劉禹錫深沉滄桑的“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比如杭州,既有柳永繁華旖旎的“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也有張岱高潔超逸的“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當然,古人講究“文以載道”,這個“道”常常融合了家國情懷與個體意緒,也就是說“城”是載體而“道”是主題:擷取城市自然之一角,不光記載城市坊街衢弄的興衰變遷,摹繪出閭閻巷陌的人間煙火,而且文心與城脈交錯之間也映照出背后的時代浮沉,都市風物之中氤氳著個人的逸趣幽懷,最終也讓這些城市在歷史煙云中存續了綽約永恒的風神,千載之后仍然令后世艷羨仰望。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應該珍視城市文脈傳承,這些積淀深厚的筆墨營造足資當代作家垂范和仿效。
歲月流轉,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的文明程度今非昔比,現代人對世界的認知、對自我的體察更加科學理性,一個具有蒼穹之眼、宇宙之心的生態人,既能超脫局促的一己情感,也能擺脫狹隘的思想桎梏,站在生態整體主義立場觀照世界萬物,探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奧義。“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現代城市是自然與人文的復合體,是以天然地理環境為依托、由人類精心設計周密規劃而成的,是人類智慧和社會文明的匯聚高地。城市中聚集著人類也繁衍著花鳥蟲魚,有人間煙火也有山川湖海。人類必須依賴自然饋贈才能維系生存,所以任何物種的生存權利和存在空間都應該得到尊重,由此才能實現萬物和諧共生。而生態文學的重心就在于勾勒人與自然的關系網絡,其深層的思想根系源于人類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即以敬畏之心看待天地,又以謙卑之態對待萬物,這體現了構筑生命坐標系的生態倫理自覺。
不同社會發展階段賦予生態文學不同的寫作素材和特定使命。誕生之初,生態文學為生態環境問題焦灼不已,為自然世界仗義執言,為人類命運前途憂心忡忡,這是具有警示意義的。但文學創作有“破”也應有“立”。時移世易,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以現實主義為基底的生態文學,也應該成為城市生態美的歌唱者和造夢者。特別是十多年來的生態文明建設,使得城市發生美麗蝶變,人們精心打造和諧美麗的城市綠色空間,重塑現代生活的美好圖景:霧霾遠去藍天白云回歸,工業煙囪倒下變成林蔭步道,城市河湖濕地修復帶來水清鳥翩躚,城市高架上一路繁花綿延百里,還有西湖畔志愿者持續多年守護小鴛鴦,北京動物園中飼養員與大熊貓溫馨互動,諸如此類的故事和場景屢屢見諸報端、網絡。城市中并不缺少生命之光的閃耀與自然界的神奇。然而,這些鮮活的生態珍珠卻很少被采擷,作為文學素材串綴成篇。
生態文學應該把握城市躍動的脈搏,記錄城市生態建設歷程,描繪城市日常生活中的生態美景,挖掘市民在美麗環境中煥發出的良好精神面貌。已經有一些作家注意到城市生態環境的魅力所在,描繪出一幅幅城市錦繡華圖。比如阿來的散文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用詩意、浪漫的筆觸描摹成都花團錦簇的草木盛景,并點綴以古樸雋永的人文雅事,實現自然、人文與生命的詩意聯通,使人的靈魂愉悅悠然起來。這樣的作品還需要更多一些。中國文學需要更多發現中國城市生態之美的明眸慧眼,需要更多講好城市生態故事的生花妙筆。
有學者認為中國城市是一種特殊的存在,是原始自然風景、農耕文明風景、工業文明風景、現代文明風景交疊并置的“四疊紀”。在如此厚重的城市基本面之上,不同的城市在歷史與現實交織中又經緯出迥異的精神氣質,比如北京的磅礴、西安的凝重、杭州的明麗等,千城千面的城市圖譜共同繪就多姿多彩的城市風景。而且當代中國的發展風云激蕩奔騰向前,每座城市都在努力把地域稟賦與潮流前沿結合起來,如漫山遍野的野花競相綻放、爭奇斗艷。一城多態的城市生意盎然蓬勃向上,繼承傳統的同時又創新未來,進而能夠輻射并帶動其他區域空間發生改變。當下城市及其生態之新、之廣、之異流光溢彩,歷史沉淀與時代新質中的城市亟待更多新世紀生態形象的塑造者。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更加重視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處理好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當前,城市正在不懈追求生態宜居與和諧發展。展現城市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上的作為和成就,展現城市生態環境的非凡魅力,是生態文學的使命和責任。
(作者:劉曉飛,系杭州師范大學副教授)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