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5-04-11
分享到:
本網訊(通訊員 吳玉輝 田仁華)4月9日下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藏作協副主席尼瑪潘多為中國作協第三屆西藏作家班、湖南毛澤東文學院第十三期新疆作家班、湖南省第三期少數民族作家班授課,授課主題為“在變與不變中尋找文學之光”。
尼瑪潘多從寫作的意義切入主題,談了自己寫小說的心得。尼瑪潘多表示,如果放下功利心,寫作就會有重大的意義。尼瑪潘多肯定了文學的力量,認為文學是深入到人心的一面“鏡子”,可以讓人通過鏡子審視自己。
關于小說創作,尼瑪潘多認為可以從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入手,在變與不變中尋找文學之光,找到小說的切入點。從民間尋找材料,從身邊尋找素材,并大量閱讀。只有擁有了滾燙的心,才能寫出栩栩如生的故事。根據自己的創作經驗,尼瑪潘多說:“靈感稍縱即逝,馬上動筆才能爭取主動權?!?/p>
對于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尼瑪潘多認為,要做到邊緣經驗的中心表達,克服刻板印象。最后,尼瑪潘多希望大家堅定文學理想,當大家用文字散發出屬于自己的光,就是證明自己的價值的時候。
課堂結束時,學員們以藏區最崇高的禮儀“扎西德勒”來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授課老師簡介:
尼瑪潘多,藏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藏作協副主席,西藏日報高級記者,魯迅文學院第八屆高研班、第二十八屆高研(深造)班學員。作品散見于《長篇小說選刊》《中國作家》《作品》《長江文藝·好小說》《民族文學》《青年文學》《西藏文學》等刊物。出版有長篇小說《在高原》《紫青稞》,中短篇小說集《透進病房的陽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文、哈薩克文等。榮獲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第六屆西藏珠穆朗瑪文學藝術獎、民族文學2012年度小說獎等。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