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5-04-24
分享到:
本網訊(通訊員 聶楓 平措次旦 索朗加措)4月22日下午,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紀紅建為中國作協第三屆西藏作家班、湖南毛澤東文學院第十三期新疆作家班以及湖南省第三期少數民族作家班授課,授課主題為《“笨”功夫》。
紀紅建以幽默詼諧的話語給大家講述了自己撰寫報告文學從搜集資料,到實地考察采訪,再到后期創作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報告文學與非虛構文學之間的聯系與寫作經驗,并真誠地告誡學員“文學沒有捷徑可走”。
紀紅建強調,從事報告文學的創作,要遵循四個原則:真誠、真實、真情、真理。報告文學從報告出發,以文學落腳,在遵循“真”的基礎上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學性,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從事報告文學的創作要多下“笨”功夫,每一次寫作都是從零開始的,要考慮語言的表達、段與段的銜接、整個章節的結構等一系列問題,所以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地走好寫作之路。
紀紅建指出,報告文學選題問題是關鍵問題,題材的優劣就像玉和石頭的區別,作者要致力于發掘具備玉的特質的選題。一個好的題材是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精神特質的,要具備獨特性、唯一性和辨識度。任何人都離不開時代,與其背離時代,不如主動擁抱時代、反映時代。他還通過分享自己創作《鄉村國是》《啞巴紅軍》等作品時的心路歷程來進一步舉例,細致入微地告訴大家,拿到故事素材時如何通過自己的進一步加工,讓其成為富有文學性的作品。
此次講座讓學員們對報告文學和非虛構文學的創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會,大家紛紛表示未來在進行相關方面的創作時要堅持以“真誠、真實、真情、真理”為錨點,立足個體和時代,堅守本心,突破思想,創作出更好的報告文學等非虛構作品。
授課老師簡介:
紀紅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文聯主席團委員,湖南毛澤東文學院副院長。著有長篇報告文學《鄉村國是》《啞巴紅軍》《彩瓷帆影》《大國制造》《游學?1917》《大興安嶺深處》等三十余部,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當代》《求是》等刊物發表長中短篇報告文學200余萬字。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宣部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第二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等。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